新型的紅外近距格鬥導彈,由於采用了較先進的紅外導引頭,其離軸發射能力和抗幹擾能力明顯提高。A1M-9L、“怪蛇”Ⅲ、R-73、R-550等型導彈的離軸角可達30~60度左右。一些最先進的紅外格鬥導彈的離軸角甚至已超過90度。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幾次局部戰爭中,先進紅外格鬥導彈的戰績驚人,平均命中率接近70%。良好的戰果,大大提高了空對空導彈在空戰中的地位,成為戰鬥機、攻擊機的名副其實的“撒手鐧”。138a
空對空導彈可以是攔截巡航導彈的很好武器。美國空軍準備在2003年之前研製並部署AIM-120“阿姆拉姆”先進中程空空導彈的改進型來攔截巡航導彈,其關鍵技術是探測紅外信號和射頻信號的多頻譜傳感器,它能探測巡航導彈發動機的排氣和雷達高度表發出的信號。美國為此正在開發一種反巡航導彈的導彈導引頭,美國國防部認為,該導引頭3年內可具備作戰能力。
先進近距空對空導彈AIM-132是由英國、聯邦德國、挪威等國於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論證,8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的一種采用紅外成像製導方式的、為下一代戰鬥機使用的近距格鬥導彈。這種由西歐國家聯合發展的、被美軍稱為AIM-132的先進近距空對空導彈采用無彈翼、無鴨式舵方案,僅在其尾部裝了4個起方向穩定作用的小翼片。在飛行中,它主要靠彈體產生升力,靠尾噴管內的4個小燃氣舵控製飛行。該彈采用雙級固體火箭發動機和紅外成像凝視焦平麵陣列探測器,二維陣列由64×64個探測器組成(根據技術的發展,可逐步擴展到256×256個或1024×1024個)。探測器材料為碲鎘汞,工作波段8~14微米。這種導彈抓住目標後就不會丟失,靈敏度和格鬥性能大大提高。AIM-132的彈長為2.73米,彈徑為0.168米,翼展為0.2米,彈質量70千克,最小發射距離1000米,最大發射距離10千米。由於AIM-132導彈的機動性好,有關國家正在研究這種導彈的“向後攻擊”能力,即在飛機向前飛的過程中,發射AIM-132攻擊尾後的目標。139
九、戰術防空激光武器
戰術防空激光武器可通過毀傷殼體、製導係統、燃料箱、天線、整流罩等攔截大量入侵的精確製導武器。將激光武器綜合到現有的彈炮係統中,可彌補彈炮係統的不足,發揮其獨特的作用。這種彈、炮、激光三結合的綜合防空體係,可用於保衛指揮中心、重要艦船、機場、重要目標、重要區域等小型麵目標和點目標。目前發展的戰術防空激光武器主要有車載和艦載激光武器。
在遠距離上攔截巡航導彈,要求攔截器有非常高的速度,激光武器的獨特優點是以光速把波束能量投射到目標上,每次殺傷目標消耗的是“燃料”,這一點與防空導彈不同,因此它的效費比高。近十年來的戰例表明,未來戰場麵臨的最大威脅是各種精確製導武器的進攻。在精確製導武器中50%以上采用的是光電製導裝置。激光武器可以通過致盲傳感器以及使導引頭整流罩炸裂,破壞導引頭功能和氣動外形,使其偏離目標,還可提前引爆戰鬥部和燒毀殼體,在遠距離上致盲導引頭的光電部分,在中距離使導引頭整流罩炸裂,在近距離上燒毀其殼體等。
為了建立適合21世紀作戰環境的防空體係,尤其是能打贏下一場可能發生的高技術局部戰爭,目前世界各國正在加快建立起能滿足重點方向作戰急需的防空武器裝備基本體係。這個基本體係是以現有裝備為基礎,逐步增加裝備能夠彌補現有防空武器薄弱環節,能夠打擊主要作戰對象關節點和空襲體係中脆弱部位,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撒手鐧武器——戰術防空激光武器。這是因為用激光作武器對付空中目標,較之其它武器來說有其獨到的優勢:一是激光武器具有特殊殺傷機理,能以光速攻擊目標。強激光束從發射到其到達目標所用時間極短,例如對10千米處的目標,光束傳輸僅需三萬分之一秒。在此期間,任何高速、大機動目標的位移很小,可以看成準靜止目標。所以,激光武器非常適合用來對付現有防空兵器難以對付的高速、大機動目標和突然出現的近距目標。二是激光武器兼備軟殺傷和硬殺傷能力,可以對一個目標進行多次攔截。例如對巡航導彈,在遠距離上可以使光束製導裝置的傳感器致盲;中等距離處可以使微波導引頭罩碎裂;近距可以破壞其殼體,多次攔截可以顯著提高攔截概率。三是激光武器轉移火力快,改變光束方向僅需改變光學跟蹤係統的反射鏡角度,有利於抗飽和攻擊,可以實現全方位、超低空攔截。四是激光武器作戰效費比特別是反導效費比極高。強激光武器射擊時主要是燃料損失(指化學激光器),每次發射成本僅有1000美元左右。而具有反導能力的防空導彈都很昂貴,並且以導反導殺傷概率較低,為保證一定的攔截概率,往往需2~3枚防空導彈攔截1枚來襲導彈。所以,用激光反導要比以導反導效費比高得多。五是激光武器具有較強的戰場生存能力。強激光及其跟蹤瞄準係統均工作在紅外和可見光波段,避開了電子對抗中信號最密集、環境最惡劣的微波段。而且,由於其跟蹤係統均以被動方式工作,敵方施放紅外幹擾的時機難以掌握,不能形成有效的幹擾,反輻射導彈也難以對其進行攻擊。因此,戰術防空激光武器可以作為防空體係中的“撒手鐧”,擔當起在強電子幹擾條件下攔截高速、大機動、低空突防巡航導彈的重任,以彌補現有防空兵器的薄弱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