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華盛看著假寐的祝融,不禁失笑,小姑娘還是臉皮薄。
他便坐了起來,準備穿衣。
“啊,夫君,讓妾身來吧。”祝融不知哪裏來的勇氣,趕緊起身,紅著臉,不敢看華盛的眼睛,她記得洞房前,王難姑給她講過中原的禮節,她已經努力去記了。
“醒了?”華盛嗬嗬一笑,把祝融摟在懷中,看她羞澀的模樣。
祝融點點頭。
“哈哈哈,昨晚休息的如何?”
祝融低下頭不知道該如何形容,忽然卻被華盛翻身壓下。
“啊,夫君天已經亮了!”祝融嚇得像個小白兔,一想起昨晚的狂風暴雨,她便心有餘悸。
“怕什麼,此時才最有情調!”華盛不管不顧,伸手抓住那白膩的荔枝肉。
少女輕輕張嘴,舒緩被刺激的肢體。
“夫君還要處理政事呢,我們——”她的言語已經被奇怪的聲音遮蓋,很快便隻是張嘴,說不出話來。
待祝融給華盛穿好衣服已經時近中午。
華盛攙著祝融到前廳接受南中所有臣僚的祝賀。
“祝主公和聖女喜結連理,白頭到老!”
“祝主公和聖女珠聯璧合,早生貴子!”
“哈哈哈,多謝各位的祝福,南中既平,我也會兌現對南中百姓的承諾,這也是對融兒的承諾。”華盛說著看向祝融。
祝融輕輕點頭,臉色微紅。
“主公深謀遠慮,寬厚仁慈,在下佩服。”法正帶頭道。
又是群臣祝賀。
“孝直、永年、德昂,你們擬定新的南中法令,做好之後拿給我看。”華盛把任務交給了法正、彭漾和李恢。
當然他可不是甩手掌櫃,他在之前已經把治理南中的指導方針,法令原則傳達給三人了。
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這三個聰明人肯定知道,他們就是把華盛畫出來的大框架具體化,而且最後還是要華盛拍板。
事情交代完畢,華盛便又領著祝融去後院了,祝融羞的頭都不敢抬,因為她分明看到藍鳳凰、程靈素、王難姑在一旁看著她笑。
“融兒,所有法令出來之後,我都會讓你看看,隻要是你不同意的,我們就刪除。”華盛大氣的表態,這就是他對南中、對祝融的承諾。
“妾身相信夫君,一切全憑夫君做主。”祝融很聰明,她也自然不會真的去幹涉華盛的政事。
三天後,政事廳,華盛拿著法正三人細致的南中方案非常滿意,這就是他的意圖展現。
首先,總督南中的軍事長官庲降都督是李恢,他是益州郡人,南中漢族大姓,在平定南中叛亂的過程中,自帶一路人馬,戰績突出,既展示了能力,又表達了對華盛的忠心,因此,李恢是不二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