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載人航天(1)(2 / 3)

1959年,俄羅斯宇航之父科羅廖夫著手進行載人宇宙飛行的研究。莫斯科決心要搶在華盛頓之前,把載人飛船送入太空,宇航員的選拔工作因此變得相當緊迫。數千名符合選拔條件的空軍飛行員參加了進入宇航員訓練中心的角逐,加加林和其他19名殲擊機駕駛員經過層層篩選,最終獲取了蘇聯首批宇航員的光榮身份。加加林以堅實的愛國精神、對飛行成功的堅定信念、優秀的體質、樂觀主義精神、隨機應變的機智、勤勞、好學、勇敢、果斷、認真、鎮靜、純樸、謙遜和熱忱成功入選。除以上條件外,對於第一名航天員的人選,赫魯曉夫當時還作過如下指示:必須是純俄羅斯人。

因而,具備同等條件的烏克蘭族的航天員托夫成為首次航天的預備航天員。

加加林提前兩小時就進入了飛船,隨後就出現了不愉快的事情。先是發現艙門未關,後來又發現加加林忘了打開通信開關,無法與地麵聯絡。馬爾傑緬諾夫急中生智,利用一個小電台調出頻率,總算恢複了與加加林的聯絡。“但距點火還有很長時間,為了讓加加林別太緊張寂寞,總設計師讓我給加加林放點音樂,我給他放了奧庫德熱維的流行歌曲。”倒計時數秒的最後一瞬,加加林喊出了那個流芳百世的名句:“飛起來了!”當時還沒有地麵與飛船間的視頻係統,基地隻聽見他的聲音,卻不見其人。整個飛行全部錄音,磁盤的重量就達40千克。磁盤後來都裝進箱子。貼在箱口的封條上寫著:“絕密永久保存。”

“東方號”宇宙飛船於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零7分發射,在最大高度為301千米的軌道上繞地球一周,曆時1小時48分鍾。曆史將永遠記住這一刻:1961年4月12日10時55分,加加林在順利完成宇宙之行後於薩拉托夫州斯梅洛夫卡村附近著陸。這次飛行之後,世界各國報紙立即對此進行了報道,使加加林的名字在全球家喻戶曉。加加林也因此榮獲列寧勳章並被授予“蘇聯英雄”和“蘇聯宇航員”稱號。在這次曆史性的飛行之後,加加林曾多次出國,訪問過27個國家,22個城市授予他“榮譽市民”稱號。

首次太空飛行之後,加加林積極參加訓練其他宇航員的工作,1961年5月成為宇航員隊長,1963年12月榮升為宇航員訓練中心副主任。在訓練其他宇航員的同時,他自己並沒有放棄訓練,夢想著能夠再次進入太空。1967年4月,他完成了“聯盟號”飛船首次飛行的培訓準備工作,成為宇航員科馬羅夫的替補。他在進行宇航訓練之餘,並未放棄駕駛殲擊機,還專門進入茹科夫斯基航空軍事學院繼續學習飛行,並於1968年畢業。

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在駕駛噴氣式雙座飛機進行訓練時墜機身亡,與他同時遇難的還有飛行教官謝廖金。政府當時曾成立專門委員會對墜機事件進行調查,但卻一直未公布調查結果。加加林遇難原因也就有了各式各樣的說法和版本。據說,事故調查委員會成員都是一流專家,他們調查了從技術設備到飛行員全部操作的每項細節,卻未發現任何異常情況,從技術上找不到導致事故的原因。但事故畢竟發生了,於是專家們隻好猜測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一是飛行員在下降時可能把雲朵當成了突然出現的障礙;二是出現一群飛鳥;三是飛機陷入另一架飛機的尾跡或上升的縱向氣流當中。

加加林死後,其骨灰被安葬在克裏姆林宮牆壁龕裏,他的故鄉格紮茨克被命名為加加林城,他訓練所在的宇航員訓練中心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紀念加加林首次進入太空的壯舉,俄羅斯把每年的4月12日定為宇航節,在這一天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緬懷這位英雄人物。

人類首次太空行走

蘇聯航天員列昂諾夫在1965年3月18日乘“上升-2”號飛船遨遊太空時,冒險出艙活動24分鍾,成為世界上太空行走第一人。

列昂諾夫1934年5月30日出生於克麥羅沃州。1953年參加蘇軍。畢業於丘古耶夫軍事航空學校(1957)和茹科夫斯基軍事工程學院(1968)。曾在蘇軍航空兵部隊當飛行員。1960年進入航天隊。

1965年3月18日莫斯科時間上午10時,“上升-2”號飛船轟鳴著,載著兩名航天員從拜科努爾發射場升空,其中別列亞耶夫為指令長,列昂諾夫是駕駛員。他們乘飛船進入了497.7千米伊173.5千米、傾角64.79毅的預定軌道。飛船入軌後,他們便為太空行走做準備。在別列亞耶夫的幫助下,列昂諾夫將一個生命保障係統背包套在自己的壓力服外邊,開始吸純氧,吸了一個多小時後便出艙了。為保持與飛船的聯絡及安全,列昂諾夫身上係著一根與飛船相連的繩鏈,繩鏈長5.35米,內有一根電話線,很像嬰兒的臍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