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個人的成長還是國家的發展,總會有得有失。失去的已然失去,不必苦惱;得到了也不必狂喜,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過去有位長者,十分富有,家裏各種寶貝應有盡有,唯獨缺少真正的赤珠。於是,他就請人到海中給他采集赤珠。
采珠人駕著船,頂風破浪,經曆了重重艱難險阻,終於來到了海中采珠的地方。他刺傷自己的身體,流出鮮血,用不透水的油布袋裝著,沉到海底。蛤蚌聞到血的香氣,就遊到油布袋邊,於是采珠人就誘捕到了珠蚌,再把蚌殼剖開,得到一粒珍珠。采珠人就這樣艱苦地采了三年,才把這些珍珠串聯成一條項鏈。
采珠人從海上歸來,向同伴們展示了自己的項鏈。同伴們看到他采到了一串赤珠項鏈,就都想謀為己有。一天,他們一同去井邊打水,大家就把采珠人推入井中,又在井口蓋上大石頭,接著大搖大擺地離開了。
采珠人在井底待了很久,但一直沒有辦法攀緣而上。突然有一隻獅子從井邊的一個洞中鑽了出來,低頭飲水,采珠人十分害怕,大氣都不敢出。獅子喝足了水,伸伸腰,擺擺頭就離開了。采珠人如夢初醒,就順著獅子來飲水的洞出去,回到了家鄉。
采珠人來到同伴的家中,對同伴怒喝道:“你拿了我一串赤珠項鏈,你拿了肯定對你有害。趁現在還沒有人知道,你可以秘密地還給我,我一定不向別人講這件事。”
同伴看到他安然無恙地回來,以為有神靈相助,十分驚恐,就把赤珠全部歸還給了采珠人。采珠人於是拿著自己辛勤采集的赤珠項鏈,回到了家裏。
采珠人有兩個兒子,拿著赤珠項鏈玩耍。
一個兒子問:“這些珍珠是從哪裏來的?”
另一個就說:“是從我口袋裏來的。”
這一個就不服氣,說道:“是從我的瓦甕中來的。”
采珠人聽見他們的對話,就意味深長地笑了。他的妻子很奇怪,問:“你笑什麼?”
采珠人回答道:“我采集這些珍珠,曆經了千辛萬苦。小兒依靠我的福緣,得到了這些珍珠,卻不知道它們的原委,說是從瓦甕中出來的。可笑啊可笑!”人生何嚐總能找到出處?不過總在為無根之果而強辯,自以為是罷了。
南台靜坐一爐香,
終日凝然萬慮亡。
不是息心除妄想,
隻緣無事可思量。
——蒼雪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