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路上的風景(1 / 1)

執著地堅持自己的理想,無怨無悔地投身自己所喜愛的事業,但有時執著並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目的,灑脫一些倒是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唐代仰山慧寂禪師,廣州人,俗姓葉,九歲時,父母便送他到廣州和安寺出家。到了十六歲時,父母又後悔不該送他出家,故又想盡方法,把他接回家來,令他還俗,準備完婚。慧寂知道後,大驚,著急地問道:“這是為什麼呢?”

慧寂的父親回答道:“從前我和你母親之所以要送你到寺院裏出家,是因為有一個算命先生說你命中犯凶煞,如果不投入僧門,求菩薩的庇護,便無法撫養長大。現在你已經度過了厄運,可以還俗,繼承葉家香火,我與你母親已為你安排好一門美滿姻緣,你又何必執意回到寺裏過清苦的生活呢?”

慧寂聽後,不覺悲痛萬分,一方麵覺得父母用心良苦,恩情深重;一方麵又覺得雙親在利用佛門,以保全兒子生命。如今厄運一過,就要立刻背棄佛門,這種偽善偽信、自私自利的行為,實在是罪過。

想來想去,慧寂決心不造孽緣,不能順著父母心願成婚,可是又知道語言上的爭執是沒有用的,於是就趁家人不注意時,將自己左手的無名指和小指,一刀斬斷,鮮血淋漓地盛在盤裏,捧著去見雙親,長跪不起地請求道:“孩兒已身入佛門,為正信弟子,此生誓願求取無上正等正覺,雙親大恩大德,孩兒當時時祈願回向,卻絕不再還俗成家。今斷二指以示決心,請雙親成全我的願心!”

做父母的看到慧寂盤裏血漬斑斑的兩截斷指,知道其意誌堅決再難更改,隻好讓慧寂返回佛門。

後來,慧寂十八歲時,到江西吉州,拜訪耽源禪師,傳授圓相九十六種;二十一歲,參訪靈山禪師,侍從十五年;三十五歲後,領眾出世,成為靈山座下的大弟子,創立中國禪宗裏“偽仰宗”一派;七十三歲時圓寂,大家都尊稱為“小釋迦”。

在山中的廟裏,有一個小和尚被要求去買食用油。在離開前,廟裏的廚師交給他一個大碗,並嚴厲地警告:“你一定要小心,你絕對不可以把油灑出來!”

小和尚答應後就下山到城裏去廚師指定的店裏買油。在上山回廟的路上,他想到廚師凶惡的表情及嚴厲的告誡,愈想愈覺得緊張。小和尚小心翼翼地端著裝滿油的大碗,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絲毫不敢左顧右盼。

很不幸的是,在他快到廟門口時,由於沒有向前看路,結果踩到了一個坑。雖然沒有摔跤,可是卻灑掉三分之一的油。小和尚非常懊惱,而且緊張得手都開始發抖,無法把碗端穩。當他回到廟裏時,碗中的油就隻剩一點兒了。

廚師拿到裝油的碗時,當然非常生氣,他指著小和尚大罵:“你這個笨蛋,我不是說要小心嗎?為什麼還是浪費這麼多油,真是氣死我了。”

小和尚聽了很難過,開始掉眼淚。另外一位老和尚聽到後就跑來問是怎麼回事。了解以後,他就去安撫廚師的情緒,並私下對小和尚說:“我再派你去買一次油。這次我要你在回來的途中,多觀察你看到的人和事物,並且需要跟我做一個彙報。”

小和尚想要推卸這個任務,強調自己油都端不好,根本不可能既要端油,還要看風景、做彙報。

不過在老和尚的堅持下,他隻有勉強上路了。在回來的途中,小和尚發現其實山路上的風景真是美。遠方看得到雄偉的山峰,又有農夫在梯田上耕種。

走不久,又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路邊的空地上玩得很開心,而且還有兩位老先生在下棋。就在邊走邊看風景的情形下,不知不覺就回到廟裏了。當小和尚把油交給廚師時,發現碗裏的油裝得滿滿的,一點都沒有少。

木食草衣心似月,

一生無念複無涯。

時人若問居何處,

綠水青山是我家。

——龍牙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