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萬六千部族將士不被阿赫馬德和易卜拉生斬殺,耶律大石和他的大遼將士不得不後撤五十裏安營紮寨。
他們在軍營裏左顧右看,期盼著東喀剌汗國這邊如約放了他們的部族將士。
然而,光光是後撤五十裏不夠,易卜拉生再次快馬送來書信,讓他們再後撤一百裏,否則耽誤一日,便多殺他們的一千契丹部族將士。
耶律大石無可奈何,隻得下令拔營退軍一百裏,他們解救部族百姓的命運和奪取東喀剌汗國的使命隻能落空,士氣也隨之低落。
在耶律大石和他的文武大臣們看來,他們好不容易形成了釜底抽薪之勢,眼看東喀剌汗國的江山就要到手。
可是,阿赫馬德和易卜拉生搬出大遼王朝的契丹部族百姓以後,讓他們此前的努力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大遼王朝的朝臣們唉聲歎氣,他的大遼鐵騎們望洋興歎。
好在耶律大石愛民如子一心迅速傳遍大遼軍營,即便是被東喀剌汗國長期監禁的一萬六千契丹部族將士,他們也個個如鯁在喉,感激涕零。
大概二十來天以後,艾米麗終於帶著兒子蕭朵魯不和家族親兵數十人快步前來,與夫君南院大王蕭翰裏剌一起跪在耶律大石的麵前。
耶律大石微微一笑後扶起長跪不起的二人,思索了良久後說道:
“賢弟、弟妹,阿赫馬德和易卜拉生突然如此行事,非爾等之過也,你們不必如此。”
“皇上,我的父親阿赫馬德蘇丹陛下,他本是權勢滔天之人,數十年來東征西討,鞏固了東喀剌汗國江山社稷,實屬不易。
因此,他是絕對不會輕易認輸的,這也是他搬出一萬六千部族百姓作為防禦我大遼將士屏障的主要原因,臣妾代我父親阿赫馬德蘇丹陛下向皇上賠罪。”
“哈哈哈,無妨無妨,換作是朕也會這麼做的。隻是不知你父親阿赫馬德、二哥易卜拉欣、三哥易卜拉生相處是否融洽?”
“啟稟皇上,我們姐妹數人當中,我大哥易卜拉布文韜武略、權勢滔天,可與我父親阿赫馬德比肩,但走了錯路,借葛邏祿人囚禁我父親,被我和夫君蕭翰裏剌所殺。
二哥易卜拉欣乃仁德之人,流落中原十幾年,酷愛中原文學,但貪財好色,膽小怕事,貪圖享樂,不是合適的繼位人選。
三哥易卜拉生文武雙全,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自從大哥易卜拉布反叛被殺以後,他可是我蘇丹陛下父親最鍾意的繼位人選。”
艾米麗說完以後,耶律大石緩緩的起身,舒了口氣後若有所思的說道:
“我大遼王朝雖然在葉密立重新建國,但在西域諸國當中,我大遼實力最弱,土地和部族百姓最少,恐怕難以給予滿朝文武大臣榮華富貴。
如今,我等退兵以後,勢必成為西域諸國的笑柄,他們見我大遼將士作戰不利,必然向我等發難,我大遼王朝有該有風波了。
賢弟和弟妹乃阿赫馬德蘇丹陛下的女兒女婿,又為他奪回汗位立下大功,若二位在東喀剌汗國效力,必將榮華一世,不知二位以為如何?”
耶律大石的話中有話,讓已經座下的蕭翰裏剌和艾米麗大吃一驚,尤其是蕭翰裏剌,立刻帶著艾米麗跪在耶律大石的腳下,連連磕頭,不假思索地說道:
“皇上,您說過我們不是兄弟勝似兄弟,沒有皇上您,就沒有我蕭翰裏剌。
何況當年我們落魄將死之際,臣都沒有二心,如今您已經貴為大遼王朝的九五之尊,我蕭翰裏剌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六院司大王,我又怎會舍棄您,去做阿赫馬德的乘龍快婿呢,請皇上明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