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之上的追求9(3 / 3)

9.沒有量化數據,就不要輕易用人。

10.不了解行業的發展趨勢,就沒有企業真正的未來。

11.企業並不是老板自己的,但老板是企業的。

12.能自我創新的企業,才是偉大的企業。

13.企業定位不是用來幫助銷售的,而是定位企業存在的價值、企業的社會價值與企業的信仰。

14.一個人,不要規劃神才能實現的夢。

15.即時戰略,就是發現商機,就是修訂戰略。

16.成就企業的人,就不應再把個人的委屈變成宣傳的資本。

17.隻有放下,才是真正的愛。減少控製,員工自由,自己也自由。

18.落後係統的人,不能教育先進係統的人。

19.沒有逆境,就沒有逆境商;沒有理財,就沒有財商;沒有情感,就沒有情商。

20.平凡的人,不要說偉大的承諾。

21.幸:是機遇,福是經營。抓住機遇,安心經營,就是幸福。

“組織係統班”語錄

1.做優秀的企業,是一種功德。因為不但可以因起善念,還可以傳播善念。享受企業,就是享受企業的係統、人才成長與愛的傳播。

2.A+B+C+D=E,這是企業成功的公式。也就是,抓住機遇的企業家+管理係統+夢想傳播+卓越團隊=一路成功。

3.企業家一定要愛自己。因為一個健康的企業家,對自己、對社會都很重要。

4.不要想著到陌生的行業裏發大財,錢是給內行人賺的。

5.不在停止中恐懼,就在前進中痛苦,我寧願選擇在前進中痛苦,因為恐懼永遠不會有結果。

6.任何人,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獨立,才會換回尊嚴。

7.談清楚回報,再談製度,這樣的製度才會有人遵守。

8.解放老板的準備:要有管技術、營銷、運營的三個高管,要準備財務、營銷、組織、產品四個係統。老板不要凡事親力親為,而是要結果,做訓練。

9.沒有定位的產品隻能降價。

你一定要了解的企業數據

作為老板,要了解企業經營的數據。這是企業存在的價值,也是企業經營的臨界點。這裏所說的數據主要是指民營企業經營活動的數據。

1.利潤率:工業品9%以上、服務業15%~20%、快消品11%以上、代理業6%以上。利潤率再低就沒有價值了。

2.門店投資周期:2~4年。如果周期短,遇到風險期,企業很難渡過難關。

3.產品與終端銷售價格:工業品100∶135以上、服務業100∶170以上、快消品100∶135以上、代理業100∶120以上。銷售進貨價與終端價差太小,企業沒有利潤。

4.老板與團隊的銷售比:80%∶20%,為個體戶;40%∶60%,為創業家;20%∶80%,為帶動型企業;10%∶90%,為係統型企業。要注重培養營銷團隊,解放老板。

5.欠款周期:合同周期內無欠款為優質企業,超過一個周期50%欠款為風險企業,超過一個周期80%欠款為瀕臨破產的企業。應收款太多的企業沒有競爭力。

6.係統管理團隊:管理團隊拿到15%~20%利潤分紅;無分紅,則造成團隊流失。要與團隊形成利益共同體。

7.工業品庫存率:低於30%為健康係統;快速消費品庫存率一般為15%;服務業空置率,應不高於15%;代理商存貨率,不高於年銷售額15%。解決庫存率的辦法:對營銷團隊及總經理進行庫存率考核,與40%的收益掛鉤;考核庫存產品打包銷售方案等。

8.土地投資與非機械固定資產投資,占總投資比例不超過40%。太多固定資產投資,會擠壓研發與創新投資。

9.銷售人員出單率不低於1∶8。合同履約率不低於80%。

10.企業利潤率滿足三項利益:研發與再投資,團隊分紅與獎勵,股東投資回報。

11.企業應收款與預收款:預收款超過20%,為經營狀況良好;預收款超過20%且產品交付率超過90%,為卓越企業;合同周期內超過50%的應收款,為困難企業或瀕臨破產企業。

12.工業品銷售人員+製造人員,與職能人員的比例一般為8∶1,服務業、快消品業,不低於4∶1。職能人員在初期所占比例不能太高,因為經營人才要更多地承擔培養人才的作用。

13.企業折舊,三級折舊:資產折舊,低值易耗品折舊,辦公資產折舊。企業利潤應超過當年折舊的總數額。

14.如果企業的利潤=所有的稅金+折舊+人員的增值培訓+再投資,那麼企業會走向死亡。

看數據,看企業,“產品力、係統力、營銷力”是企業之靈魂,漂亮的數據源自企業這“三力”。

走出薪酬管理誤區

1.過多或過少的分錢機製都不合理,一定要按實際貢獻價值分錢。

2.杜絕浪費、不節儉的福利吃請,其實員工在意回報。

3.不可對人承諾股份。股份激勵應針對有價值的崗位或人設立。

4.對員工進行期望值管理,渴望立即發財會害死人。

5.創造不允許貪汙的機製。

6.薪酬與考核是雙手,一隻都不可缺。

7.留足發展備用金,不可把錢花完。

8.老板們也要有價值工資。

“海、陸、空”營銷

目前企業的營銷升級,指的是“海、陸、空”三個方麵的升級。

“海”指渠道。現在,很多企業一味模仿別人,看別人在哪個方麵強了就跟進,結果沒有果子吃。

渠道的建設核心是客戶的受益權,也就是渠道為你開發了客戶,你是否遵守規則,持續地為渠道提供回報。在中國,渠道與廠家互不信任的文化需要升級,共同成長的關係更需要升級。所以渠道之“海”,仍是中國快消品及工業品的主流。

“陸”指營銷平台。營銷治百病,哪家公司的平台大,哪家公司的話語權就大。所以,營銷平台的建設,不僅是一家公司的戰略使然,也是其能力的見證。

“空”指網絡。近年來網絡購物興起,以後會有更多人習慣在網上消

費,這個勢頭不能阻擋。

“海、陸、空”三軍的價值,就是把好的產品推出去。當然,一家企業如果沒有好的產品,建立三軍是沒有意義的。這就好比一個國家要想有三軍,首先要有創新與綜合國力。

“海、陸、空”三軍的升級,不是說全麵的升級,而是說依據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

“海、陸、空”營銷,就是要最優化地增加好的客戶體驗,讓企業的客戶黏在企業身邊,從而實現企業存在的價值。

客戶體驗的價值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客戶情感價值得到滿足。

2.客戶消費需求得到滿足。

3.客戶的認同得到滿足。

4.客戶的體驗感受得到滿足。

5.客戶的傳播安全得到滿足。

這是企業產品價值+營銷模式+企業服務模式的綜合實力的提升。

那麼,一個企業如何做好“海、陸、空”三軍建設,如何在客戶體驗上下功夫呢?我們需要從人性、心理學角度出發來深度體會與研究。

1.不是從低價開始,而是從一個合理的價值點開始。

2.做到產品的質量保證與實用保證,增加客戶的安全感。

3.服務的基本層次要達標,再追求極致完美。

4.從人性上做服務流程,從客戶滿意度上研究服務。

5.學會放棄部分不明白其核心需求的客戶。

6.當然,還需要外部機製與內部機製相結合來提升客戶體驗。

企業四大突破點

一般來說,以下四方麵是一個企業從基礎管理向規範管理行進的必經過程。

第一,非老板營銷。

很多大客戶營銷型的企業,老板十年如一日積極參與營銷,天天出差見客戶,關注每一單生意、每一個合同。但是,這樣一來,老板因忙碌反而失去了對行業或產品的敏感性。所以,企業中要有一定比例的非老板營銷,放權讓團隊去做,可能一天兩天沒有效果,但堅持下來,老板能學會很多管理技巧。

第二,分配機製的公開與公正化。

老板有三怕,一怕公開賬務,二怕公布掙錢多少,三怕員工掙錢後創業。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員工與老板的內心距離越來越遠。隻有堅持分配機製公開、公正,才能讓老板不再分心,與團隊一起創業。公開指敢於向關鍵人才公開賬務、公開利潤,並分享利潤;公正指股東與管理團隊有一個合理的分配關係。這樣,大家就敢於一起創業了。

第三,產品精品化與產品服務流程化。

一個產品沒賣透前,就不要輕易大規模上產品。把一個產品進行完美性的修正,形成轉介紹,這樣才能形成規模效應。企業擴張最怕有不完美的產品,因為客戶不滿意一個產品,會對所有的產品都有看法。因此,產品精品化與產品服務流程化很重要。

第四,人才訓練與管理團隊的複製。

一個好產品進行擴張,需要複製團隊。複製團隊的核心是:榜樣、動作分解、訓練。首先,沒有榜樣就沒有說服力,讓榜樣來培訓最有效果。其次,進行動作分解,將產品業務流程化。最後是反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