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朋很快明白楊烈的意思,略微遺憾道:
“可惜,小人自從軍以來隻在段將軍手下收獲過一絲軍功,距離冊封‘元將’還有不少距離。”
“哦?那也不妨,隻要有心,日後總有機會。你先下去,最近我或有事,便會找你來詢問。”
“是,將軍。”
那雷朋已知楊烈對他有提攜之意,十分欣喜,很快躬身退下。
大帳內再無外人,楊烈端坐於當中龍虎椅之上,心中浮想翩翩,不能抑製:
“現如今已經正式進入軍伍,雖然略有偏差,卻和從前我與風姨的約定大致相符,再之後便需勵精圖治,使得天波楊家恢複往日榮光!”
楊烈壯誌雄心,並沒有因為暫時的安逸而忘記進取。事實上,早在來滕州前,他便已經計劃好,滕州軍伍將會是他軍伍生涯中的一個跳板,時間短暫,楊烈注定還是要尋找機會進入邊境駐軍的,因為隻有這樣才可能積累軍功,在三年之內晉升天將,才能想法設法查清當年‘血祭’之戰的幕後陰謀。
更何況,現在楊烈知道兩大邊境關係著‘眾神時代’沒落後的眾神寶藏,這種機遇無論如何不可錯過。
“按一般情況來講,地方駐軍將領進入邊境駐軍十分艱難,不過我卻不一樣,洪都城內有‘右樞密武院’兩位樞密使和我頗有交情,有天策孔將軍全力支持,六叔和風姨也在兩大邊境伺機而動,我所需要的僅僅是一個機會而已。”
“至於這個機會嘛……哼,相信某些人是樂得為我提供的……”
楊烈微微冷笑,目光看向遙遠的東北方向,那裏才是真正的北蠻邊境,也會是他真正大展身手的舞台。
隻不過在此之前,楊烈還要想方設法突破武道境界才是。
……
眨眼間,楊烈到達滕州已有十餘日。這期間,他一邊熟悉軍伍之事,一邊操練自己帳下的千餘軍士,偶爾還去將軍府與段誌明閑聊一二,可謂十分忙碌。
楊烈身在滕州,卻無時無刻不在想著進入邊境深處,去那眾神隕落之地尋找強大的本命元氣,這十餘天以來,他一直在等候著什麼。
按照段誌明的說法:
“蘇晨此人心胸狹窄,睚眥必報,上次我們違逆他的軍令,他顧及令叔楊六郎,雖然不敢明著和你楊少爺為敵,但卻一定會尋找機會報複,進而順勢奪取滕州兵權,相信不久之後,邊境那邊就會有新的消息傳來……”
時機不到,隻有靜心等候,楊烈利用這段時間,已經將帳下的千餘軍士訓練至井井有條。
“一字長蛇陣!”
“‘追風陣’轉‘天地三才陣’!”
“固守東北角,內設‘銅爐陣’,外加‘四門兜底陣’!”
滕州軍營訓練場,一個千人軍隊正在場中進行日常操練。
然而,有所不同的是,這隻千人軍放棄從前的訓練方式,尤其著重於陣法訓練。
當今武道盛世,兵道沒落,許多武將注重軍士修為,卻忽略了從前的陣法之道。當然,這一切也是因為許多兵道陣法失傳,軍伍之中沒有陣法高手。
然而,楊烈的出現恰好彌補了這一空缺,以他天波楊家雄厚至極的陣法底蘊,隨手挑出一些陣法演練,便可讓尋常軍士戰力提升,更何況楊烈可是連‘天人歸元’這等‘半天陣’都傾囊相授,其中的兵道要領盡數傳授於這隻千人軍。
訓練場中,楊烈吩咐身旁的號令兵傳到指令,但見場中的千人隊時而化為長蛇,時而狀若銅爐,進退有序,攻防兼備,偶爾還陳列出某種極為玄奧的陣法,讓人看不大懂。
起初,對於楊烈的特殊訓練方式,許多軍士感到費解不已,就連王坤等眾多‘元將’也並不看好,因為他們對於兵道陣法的認知還僅僅停留在一些個前線至極的陣法上。
然而,數日之後,軍中舉行千人軍演習,就是令各位‘元將’手下的千人軍相互對戰,比拚戰鬥力。
這次演習中,楊烈操練未久的千人軍大展雄風,一連擊敗了其餘三個千人軍,其靈活多變、遊刃有餘的兵道陣法讓人眼花繚亂,幾乎不知道自己輸在哪裏。
此戰過後,眾人拜服,對楊烈的操練方式再無異議,那些軍士雖然不可能了解某些陣法中的精奧之處,但既然戰力提升,便意味著日後多了一分保命之力,因而對楊烈更加欽佩,死心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