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遠古秘聞
楊烈在頃刻之間化解滕州軍變危機,將盧野子三人逐出城外。
滕州軍士早已聽聞楊烈之名,今日見他如此神勇無敵,更加由衷拜服。將軍府內外傳出陣陣歡呼之聲。
十餘名‘元將’笑逐顏開,心想日後有楊烈坐鎮滕州,‘地森將’等人再不敢輕易動起對滕州軍伍的念頭了。
“各位,段將軍此刻在何處?我想段將軍之所以對敵人避而不見,是意在躲避‘地森將’蘇晨的刁難,卻和傷勢沒什麼關係吧。”
將軍士們驅散之後,楊烈目光一轉,向王坤等人道。
眾人微微一笑,各自點頭,王坤笑道:
“楊少爺果然慧眼如炬,一眼看出虛實。幾日前,段將軍受那蘇晨之命去邊境之地伏擊,返回之時遇到一位蠻族蠻尊,一番激鬥之後兩敗俱傷,段將軍此刻的確身負傷勢,不過卻還沒有到不能出麵的地步,之前不過是敷衍他們三人罷了。”
一邊說著,王坤一邊引楊烈入後堂,看樣子是要引他去見段誌明。
就在這時,一道平淡祥和的話音從將軍府深處傳出,應該是‘玄淳將’段誌明無疑,隻聽他吩咐道:
“楊少爺遠來辛苦,請到後院一敘。王將軍,現在危機未解,你們眾人先去安撫軍士,整頓軍務,任何人不準隨意入城,不得怠慢。”
“是,將軍!”
王坤領命而去,很快和眾多元將前去整頓軍務。
楊烈微微沉吟,循著話音來到將軍府一處後院外,推門而入,便見到了端坐於庭院石椅之上的段誌明。
‘玄淳將’段誌明乃是大洪朝有名將領,從前追隨‘天策將’孔卷征戰邊境,屬於赫赫有名的那一類,隻不過後來不知因為什麼緣故調離邊境,這才駐紮於滕州城。
段誌明年紀不過四十,安然自若,神采奕奕,一看便是類似於孔卷的那種儒將風範。
從外表來看,段誌明不但沒有身負重傷,還顯得氣定神閑,極為鎮定。
“嗬嗬,半個月前我便受到孔將軍萬裏傳音,說是楊少爺會來滕州赴任,想不到我姓段的戎馬一生,到最後還能有幸與堂堂天波後人共事一場,真是難得啊。”
段誌明袖袍一拂,一張石椅穩穩落在楊烈身前,示意請坐。
楊烈也不客氣,坐定後才道:
“楊烈見識短淺,日後常在軍伍,還要請將軍多多指教。”
那段誌明本性多變,時而笑臉相迎,時而又露出些許不屑,眼神迷離,讓人看不太懂。
總而言之,此人似乎飽經滄桑,對許多事多有感慨,言行乖張隻怕在所難免。
楊烈這才想起當日離開洪都之際,孔家父子曾好意囑咐,說段誌明此人性格古怪,能不能相處得好就要看楊烈自己了。
楊烈話音落下,段誌明目光望向別處,不置可否。
看他的神情,仿佛是在追憶起什麼事情。不過楊烈也不心急,就在旁邊靜靜等候。
也不知過了多久,段誌明悠然醒轉,微微搖頭道:
“楊少爺且不必多問,先就你剛才所見的軍變之事,不知楊少爺有何看法?”
“這……”
楊烈眉頭一皺,沒有多想,而是徑直答道:
“我朝有明文規定,三大軍伍各自序列分明,相互之間並無交叉,邊境駐軍絕對管不到地方駐軍頭上,所以即便那‘地森將’蘇晨職權高於將軍,但他想要調動滕州軍馬也是不可行的,楊烈疑惑的是,將軍為什麼不據理力爭,反倒避而不見,任由對方胡鬧?”
同為‘玄將’,實力地位也有高有低,據楊烈所見,這‘玄淳將’段誌明乃是化神境巔峰修為,即將跨入‘山河境’的存在,剛才若有他出手,什麼鄭修、吳誌、盧野子通通不敢放肆。
因而,既然段誌明選擇了暫避一時,那麼就必定有什麼不可告人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