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還是來逛逛吧,瞧瞧熱鬧。”
黃之桐笑道:
“好,回頭來瞧瞧熱鬧。
你啊,定親太早了。
不然多參與幾場,才不辜負你這美貌與才情。”
“是吧,我也這麼以為的。
可惜了,那親事早早把我拴住了。”
趙西漫抱著黃之桐的胳臂,湊上前嘻嘻笑著。
黃之桐嬌寵的看著她:
“秋天就成親了,看你以後還敢這樣貧。”
二人身後的丫鬟皆抿嘴笑著。
清明和穀雨也知道,她們姑娘隻有在見到趙姑娘時候,才能發自內心的笑一笑,
平日裏很少這樣開心的。
樟蔭堂裏的馮夫人,今日沒有見到七姑娘,據說病了不方便出來。
倒是見了國公府的另外三個姑娘:
一個是四房庶女十姑娘,
一個是二房嫡女十二姑娘,
還有養在老太太膝下的外孫女鄭姑娘。
這幾個姑娘,模樣都算周正。
十姑娘年底才及笄,不夠大方,再說是庶女,不在她相看範圍。
十二姑娘看上去倒顯得機靈討喜,今年才十三,有些小了。
鄭姑娘十六了,品貌端莊,儀容得體,談吐不凡,在這幾個姐妹中較為突出。
父親早些年調去福建任上,把她留在京城黃家,想必就是為了尋門京城的婚事。
隻是國公府那麼多孫女,國公爺到底能不能顧上外孫女難說。
畢竟連女兒都沒顧上,任由女婿外任那麼多年,也不過是個同知。
看起來開口還是得求七姑娘。
席麵擺在花廳裏,馮夫人還沒落座,
就被工部侍郎趙大人的夫人田夫人,熱絡的請到同一張桌子上。
這位趙大人是黃家二房夫人的表哥,因著都在京城為官才走到近一些。
這位田夫人,馮夫人在別的宴席上也見過不少回,
算是相熟了,能說上幾句話。
她們剛坐定,就見兩個姑娘朝她們走來。
一個活潑俏皮,一個安靜內斂。
笑顏如花的那個,馮夫人識得,是田夫人的女兒趙三姑娘。
另一個有些麵熟 ,卻想不起來了。
見她規規矩矩給田夫人行禮:
“見過表舅母。”
又規規矩矩給身邊其他夫人行禮:
“見過表姑母,見過顧姨媽,見過馮夫人。”
別人都寒暄著,田夫人給她介紹:
“這是韓國公府三房的五姑娘,出去的少,所以你不識得她。”
馮夫人這才想起,國公府還有位未出閣的五姑娘。
隻是不知為何,方才在花廳裏沒見著她。
五姑娘跟夫人們打過招呼,領著趙姑娘去了年輕姑娘的一桌。
馮夫人打眼看去,五姑娘模樣不輸七姑娘,氣質頗清冷,亦顯得成熟一些。
就是穿著打扮沒有年輕姑娘的嬌豔,身量也略小,
所以看上去略遜於七姑娘,也趕不上趙姑娘。
即便在年輕姑娘當中坐著,作為主人也都是淺淺笑著,沒有一絲主家姑娘的氣勢。
不像主家嫡出的十二姑娘,
其做派,倒和客居的趙姑娘,有幾分相似。
國公府的三房她是聽說過的,是國公爺的庶出,
因姨娘頗得國公爺寵愛,所以對這個兒子也是多一些疼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