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體記 第七十章 陽毒異變(3 / 3)

這日,霍錦兒事畢在府,宋恣與京東人語攜手同歸。一見宋恣神色,我便知道他有事欲報,當下幾人在東廳相聚。

“少主,”宋恣道:“茅山副掌教已率人返回宗陽宮,遞來一信,說是茅山祖庭遣來使者,數日內便會趕到,欲與東府續結法緣,請少主出任教中護法,此事……還須少主定奪!”

“哦?”

我向京東人語與霍錦兒兩人瞧去,京東人語身姿微躬,傾身一笑,而霍錦兒粉麵微暈,避開我的目光,側頸旁望。

我心上一蕩,斂起漪思,略作沉吟,道:“定在哪一日?”顯然,東府諸人皆當此事為理所當然,沒有異議。這本是東府立主那日之事,挨到今日,已算延遲,我這一點頭,東府便算與茅山結盟了。

“未定,大約便在這幾日。”宋恣如釋重負,吐了口氣:“屆時,少主略作收拾,咱們幾人同去宗陽宮成禮。”

我點頭答應,以另一個身分重返故地,會見故人,讓我心中還是有點惴惴然,心神未定間,宋恣卻神色有些異樣,忽然道:“少主,咱們東府耳目閉塞,險些被真武教蒙住了。”

“咦?”我滿頭霧水:“真武教瞞我們什麼了?”

宋恣道:“少主是否還記得,怨僧會那和尚說,‘雷峰塔之事,已暗傳天下,天地大震,亂魔動世,眼下天下道門紛集臨安……’?”

“是的,”我點頭道:“這不是虎使放出的假消息,引怨僧會入彀的嗎?”

宋恣道:“真武教鎮安天下,以他們的立場,顯然不欲此事張揚;既然事機已泄,虎使便虛而實之,實而虛之,故布迷障,可笑我們竟然信了,這次我剛得知,宗陽宮與全真教在蘇北鬼堡罷戰,便是因接獲此信,各自趕回臨安,可證此事不假。”

“那虎使貌似粗莽,心計深密卻為四使之首,往後跟真武教打交道,最須提防的便是此人,否則給他賣了都不知道。”京東人語道:“我看,這是虎使將計就計之策,假消息要讓人相信,何其之難,怨僧會定會多方求證,不如索性放出已走漏的真消息,果然將怨僧會引蛇出洞了!”

“若是如此,”我被逗起好奇心,疑道:“如那和尚所言,真武教此時折損實力,對付怨僧會,豈非讓人不解?”

“據我猜測,”宋恣道:“怨僧會得一算,卻又失了一算,他們本以為羅侍衛之事已過多年,真武教都未著急追剿,故此行險賭上臨安之行。羅侍衛手握教中秘辛,以他的能耐,或許翻不出大浪,落在一人手裏,卻足以掀動真武教,他們不知前陣子玄武使逃出關,羅侍衛之事遂變得極為緊要,真武教為此不惜費盡心機,全力出擊,便理所當然了。”

京東人語道:“三郎此言有理。否則,那玄武弟子也不會突然出現,救羅侍衛脫身。”

我也覺得他們推測極有道理,想不到一件事裏會藏有這麼多彎彎道道,宋恣與京東人語經事極多,一時看不清,事後稍加推敲,也就明白了;而我若不經點撥,隻怕此刻尚在迷糊之中,可見察事曆練,也是學無止境。我怔了一會,見霍錦兒忽閃著幽亮的明眸,正靜靜地望著我,不禁麵上一紅,沉吟道:“怨僧會慘滅,此事足以為誡,咱們諸事後知後覺,實乃大患……”

宋恣拍掌大喜道:“少主明見!這才是關鍵,適才我與亢總管一路行來,議得最多、擔憂最甚的便是咱們東府廢閑多年,耳目如閉,就此複起入局,無論是躋身商圈還是與臨安各勢力打交道,均有不測之險!”

“耳目不張,行路皆難,何論他事?”我甚是讚同,道:“此事既然如此緊要,兩位有何高見,可使東府盡快重開耳目?”

“首先,須動用人手,用人則須財力。”京東人語皺眉道:“可惜,咱們不像真武教受官家供養,財大氣粗,撒出去的探子,沒有一千,也有八百,有何風吹草動,均能盡覽無遺。”

宋恣卻不同意,道:“說到人手嘛,咱們東府倒是百行各業,三教九流,遍布臨安,又怎會缺人?隻須善加利用,必可少花錢,多辦事。”

我喜道:“三郎說得不錯!何況,錢多錢少,事在人為,亢總管,你先提出個數目來。”

“東府用錢處極多……咳,可得仔細般算盤算,”提到錢,京東人語不自覺露出一臉吝嗇相:“那麼……由誰挑任此事?”

我略一尋思,微笑道:“霍姨心細,又通役物探敵,非霍姨莫屬了!”說完,我心中大為得意,這幾日霍錦兒盡是躲著我,她一旦負責此事,從今往後,不免要天天向我呈報消息,看她卻往哪躲?

霍錦兒顯然有所意會,麵色微紅,嗔道:“少主!我……我不行的……”

宋恣道:“十妹且勿推卻,的確是你最合適!”

京東人語也笑道:“上回我們勞動霍姑娘大駕,原是有先見之明的,哈哈!”

此事轉眼成定局,霍錦兒推也推不掉了。

其後幾人商議,均覺雷峰塔之事甚是蹊蹺,為何一經傳出,竟能牽動天下道門紛集臨安?非但全真教與宗陽宮聞信棄戰,連劍聖裴元度也不遠萬裏而來?“天地大震,亂魔動世”究竟是何所指,難道說一個地震,竟能引變全局?

側身臨安局中,對這等大事自然不能不聞不問,關於此事,並未交予霍錦兒,而是請宋恣專程跑一趟宗陽宮,探知根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