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體記 第七十章 陽毒異變(2 / 3)

“沒尋思的!”

“也不知怎麼的,大病好了之後,越長越抓人,你瞧他那眉眼,那身肉,白瑩瑩的像上了光一樣,有幾回,我恨不能撲去上咬他耳朵一口,或是拽下一塊肉來,己”真是的哦,盯你一眼,會讓你渾身麻酥酥發飄哦,哪天呀,我就索性假裝暈了,酥倒於他懷中,任他胡為,嘻嘻!“”呸!瞧你浪的!我比不上你了。“

“唉,要我說呀,咱們這般貨色,浪也沒用,犯什麼心思呢?縱肯倒貼,人家願睬你嗎?還是幹活罷!”

這些悄議,大體的意思是說我越來越“俊”,而這俊氣幾如“妖異”,簡直像妖魔一般讓人心動,這點上,從屋內幾名丫鬟偶爾朝我抬眸迎麵時,發愣迷糊的失態也可得到印證。

起初,我也疑過,會不會是意象大法促使此異變,或是功力提升,造成“變相”?然而幾經排查,最後發現事情絕非那麼簡單。

的確,我施展意象大法已有些時日了,體貌上的變化雖不大,卻將“李丹”俊秀中獨有的一絲山野氣,移到了“賈大公子”身上,使得柔秀如女子的麵容與身形,添了一股略帶稚氣的男子之“俊”,整個人的神采便如畫龍點睛般更出眾了,這是我特意從水中模糊身影容貌中發現的,在旁人看來,或許要以為這是“賈大公子”越長越開了罷?

但這不是最主要的,作用更大的卻還是那陽毒!本來一個人功力修為大進,整個人便會體潤氣足,看著精神飽滿,而我的內力與眾不同,滲了陽毒,陽毒之氣隨內勁外透,從肌膚、神光中潤溢於外,加上體內無時不刻發散著若有若無的欲念,便成了烈日煦煦般對女子的致命吸引。

說來說去,隻能說太乙派的藥真是他娘的十足的“良藥”,效用太厲害了!

我挾真氣入主這個身軀後,百般壓製毒力,長久之下,連體內髒腑的毀壞都愈合了,這毒性卻依舊如此頑強,竟然在我身體內不屈不撓地又結出了這意想不到的奇異之花,更不知以後還會有何其他變化。

這陽毒糾纏不止,大有與我“永結同心,白頭偕老”之勢,影響所及,更波及了……縈繞於我腦中的隱秘念頭。

那日天門山一戰,見了另一個“李丹”,初始的迷糊與震驚一過,我便知道鐵定是有人盜取了我的遺棄肉身了。雖不知那人怎會找到並治愈我已毀之身的,但不論內中有何蹊蹺,肉身猶存,這便是個大驚喜!從那刻起,尋返已身,重回本來麵目的念頭就從未沒斷過,現在發現自己體內真勁是徹底甩不脫那毒力糾纏了,那豈不是說,即便重回己身,也將“禍”延於彼了?他奶奶的!

關於重返已身這件事,我起初盡是興奮,然而驚喜過後,略經細思,卻覺其間有諸多煩難。

如今我不僅與小漁、浣兒結夫妻之緣,與霍、王二氏也有孽情糾纏,錦兒、棋娘、賈妃等賈府中許多女子,都是我無法拋下的,我此身現為東府少主,斷然離去,非但會引起軒然大波,前陣子醞釀的複仇謀畫,均是立足於東府而發的,這一去,一切豈非轉頭成空?

不知不覺,我在賈府陷入已深,再也無法簡單地回到過去了,之前青陽山師門的那個人是我,如今與眾女結緣、身居東府少主的這個人,也不能說不是我。

天意冥冥,造化弄人,有讓人煩惱時,亦有讓人感恩處。然而無論如何,“李丹”

猶在,可見天無絕人之路,此刻,我心中的感恩是遠遠多於煩惱的,此外,那人曾先後以“李丹”與“禿鷹”的麵目出現,更讓我見到一絲希望,仿佛能望見更開闊的天地,莫名地興奮與期待起來……他能以神遊道力,“分身散形,不拘一軀”,我為何不能?

功力大進與心魂之道的全新領悟,給了我極大的信心迎對此事,一切均有待尋回肉身,弄清根由,有了兩全之策後,再行定奪了。

我的這些驚喜憂疑,均無法向外人道,隻有避人時獨自品嚐,展露在人前另一麵的我,卻是少年才俊,雄風初展。

隨著功力脫胎換骨般的大幅提升,與天門山小顯身手,東府諸人對我的態度大為改變,凡事均會找我商議,有何情況,也會及時向我呈報,若說此前好比“登基”,那麼,現下總算有點“親政”的味道了。

“少主,怨僧會之患既除,這邊無事,咱們當日的籌劃應加緊實施了。”

“不錯,眼下最急的便是將閑置的大筆錢財啟用,可是小漁方遭喪母之痛,怎有心思理會東府的爛帳?”

“這倒不妨,生死人之常情,少夫人也不宜過哀,將此事請問於她,正可讓她分分心,振作起來。”

我甚覺有理,便狠下心,讓京東人語天天捧著帳冊,跑到陸府去“煩”小漁,數日之後,小漁居喪無事,也漸漸拾起東府帳冊,閉門潛讀一番,遨遊於中。這也是小漁天性使然,換了其他女子,誰會有興致翻閱那些枯燥的陳紙爛冊?

眾人與陸幽盟見了,均是心中暗喜,再不拿旁事驚擾小漁。

這邊東府幾人,雖隨我留在賈府暫時未去,卻也非閑著無事,而是都風風火火地忙了起來。

原來,此番舊屬因事重聚,同心協力,奮力一戰,出人意料的一個結果是,大大地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東府複出的消息在舊屬間不徑而走,未宣而傳。

連日來,許多久未聯絡的舊屬紛紛投來致問,主動上門申表“願勞大馬之勞”的突然多了起來。

這件事很奇怪,上回隻是在府內確立新主,尚未宣示方略以及動向,而有這樣的傳言,與其說舊屬們猜到東府會有所舉動,不如說,他們心中有熱望,願隨東府一起再做一番大事。

本來擔心東府沉寂多年,眾舊屬未必會與東府同心,見了如此情勢,我與宋恣幾人均是大喜過望,當即決定趁熱打鐵,將一盤散沙的東府舊眾重新組織起來。

霍錦兒聯絡水軍舊部,將“西湖阿九”等船運人馬約攏於東府旗下,與東府各行建立更密切的配合;宋恣奔走四方,說服未依附東府的舊人與東府同進退,一道發起設立各行頭會首;京東人語著手整治依附東府的各業,不像以往,除了遞交利頭,幾乎不相聞問;關西魔則代七郎收編了城北“棒頭幫”,組建東府的護衛隊,並從東府舊屬中選才入府任事。一時間,死水一潭的東府忽然熱鬧起來,往來傳信遞告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