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哥舒之死(2 / 3)

“張將軍請起吧!”

李瑁的王妃在長安,他在襄陽有兩個寵愛的偏妃,都是張維瑾的妹妹,因此張維瑾可以算得上是他的大舅子,也是他最為信任的心腹,張家雖然在襄陽有些橫行霸道,但李瑁並不當回事,隻要張維瑾能替他排憂解難,其他事情都不重要了。

李瑁歎了口氣道:“張將軍,局勢對我不利,我憂心忡忡啊!”

張維瑾卻微微笑道:“殿下,我怎麼覺得局勢是對我們有利呢?”

李瑁精神一振,連忙道:“此話怎麼說?”

“關鍵是殿下太看重李亨的實力了,事實上,高仙芝一倒,劍南軍便不足為慮,席元慶和趙崇玼投降了李慶安,賈崇瓘被貶到南詔,劍南軍的三員猛將都不存在了,還何懼之有?”

張維瑾的話非常中聽,確實是這麼回事,李瑁心中的緊張情緒也得到了極大的緩解,他點點頭笑道:“而且兵力上我們有十五萬大軍,李亨隻有十二萬軍隊,哥舒翰說得也有道理,荊襄軍善水戰,劍南軍善山地戰,應該在荊州一帶與對方作戰,這是揚長避短之策。”

張維瑾搖了搖頭,“殿下錯了,若殿下聽信了哥舒翰之言,必將死無葬身之處。”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李瑁有些不高興地問道,張維瑾說得太難聽了,什麼叫死無葬身,這讓李瑁心中很不爽。

“殿下,他不肯去枝江,就說李亨會打荊州,這是他一廂情願,李亨的劍南軍不善水戰,為什麼要去打荊州,難道他們不能直接打襄陽嗎?那時哥舒翰會來救殿下嗎?不會,絕不會,他會趁機率領水軍東去,去投奔他的新主子。”

“什麼率軍東去?什麼投靠新主子?你把話給我說清楚了!”

“殿下,我為何從壽州匆匆趕回來,就是臣得到了絕密情報,哥舒翰已和李慶安有了勾結,他要出賣殿下,將荊州水軍送給李慶安。”

李瑁大吃一驚,“你這話可有什麼依據?”

“有!臣有證據。”

張維瑾將哥舒翰和李慶安之間的信件遞給了李瑁,又道:“這是哥舒翰的親兵偷出來的信件,他身受重傷,趕到壽州將這些信交給臣,還告訴我.....”

說到這裏,張維瑾故意停住了話頭,等李瑁把信看完,李瑁看完信便已經臉色鐵青了,鐵證如山,哥舒翰和李慶安早有勾結。

“他告訴你什麼?”李瑁惡狠狠問道。

“他告訴臣,這次李慶安攻打江南,最大的弱項就是沒有戰船水軍,所以李慶安寫信給哥舒翰,讓他帶八萬水軍和戰船東去助戰,可惜那封信軍士沒有偷到,便被發現了,還被砍傷,他連夜逃出荊州,來找到微臣,說完這些事情後,他便重傷身死了。”

張維瑾對李瑁的性格了如指掌,李瑁本身就對哥舒翰十分猜忌,現在隻要能圓這些信的來源,李瑁是不會追問報信士兵是誰這些細節,就像李瑁心中已經蓄滿了對哥舒翰不滿的火油,這些信就是點燃這盆火油的火星。

果然,李瑁勃然大怒,將信狠狠摔地上,指著荊州方向大罵道:“哥舒翰!你忘恩負義,罪該萬死。”

張維瑾趁機又加了一把火,“殿下,哥舒翰忘恩負義不是一天了,他先是背叛先帝,投降李亨,後來又背叛李亨,重投先帝,先帝駕崩後,李亨登位,哥舒翰害怕李亨找他算舊帳,這才投靠殿下,可是他心中並沒有把殿下當做是自己主公,我們下麵人都能感覺到,他是兩湖郡王,並非是荊王手下的大將.....”

“夠了!”

李瑁惱火地打斷了張維瑾的話,他氣得背手在房內來回踱步,他也慢慢想通一些事情了,上一次他說李慶安會給他麵子,他寫了一封信給李慶安,李慶安果然出兵了,還不知道他的信是怎麼寫的。

哥舒翰若不答應李慶安什麼,李慶安肯出兵嗎?

不用說他也猜得到,哥舒翰一定是答應,李慶安若攻江南,他出水軍相助,哼!真不知這荊襄軍到底是誰在做主,是自己,還是他哥舒翰?

想到這,李瑁殺機橫生,他陰森森道:“內賊不除,外敵何禦?我想容他,可他卻不容我,很好,張將軍可有什麼辦法,替我宰了這個忘恩負義的小人。”

“有!微臣有一計,可殺哥舒翰。”

......

五天後,哥舒翰率一千親衛騎兵隊抵達了距離襄州約百裏的率道縣,哥舒翰此行是接到李瑁的命令,令各地駐軍大將立即趕回襄陽,商量應對劍南軍之策。

哥舒翰並沒有懷疑,現在大敵當前,就算李瑁對他不滿,也不敢在這個時候殺他,他很自負,現在除了自己外,李瑁還有什麼人可以依靠,況且他還有一千精銳的騎兵隊,這些都是跟他征戰多年的隴右老兵,有他們在,李瑁敢拿自己怎麼樣?

哥舒翰此去襄陽也要找李瑁把帳算清楚了,李瑁答應他徹查軍中賣官之事,後來卻毫無音信,李瑁或許想不了了之,但他哥舒翰不肯,如果不把這件事查清楚,他何以向手下交代。

正好劍南軍大軍來襲,李瑁有求於自己了,這便是最好的機會,要他出兵也可以,但必須要給他一個說法。

哥舒翰心中滿懷悲憤,他順著漢江一路疾奔,這天下午進入了率道縣境內,前方五裏外,一條河流攔住了去路。

這裏是漢江的一個重要渡口,叫疏口渡,漢江的一條支流疏河在此彙入漢江,哥舒翰並不需要渡過漢江,但他需要在這裏渡過疏河,當然,他也可以繞道去三十裏外的義清縣渡河,但義清縣是個小渡口,沒有大型渡船,他的一千騎兵要渡河完畢,至少需要一天的時間,他等不了,哥舒翰當即決定,就在疏口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