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抵相州(2 / 3)

李光弼吃了一驚,“難道不是十萬軍嗎?”

“哼!”李慶安冷笑一聲道:“安祿山有五十萬大軍,他隻派出二十萬大軍,一個打河東,一個打河南,這是什麼意思,二十萬大軍就能替他掃平天下嗎?你這樣也太小看安祿山了,二十萬大軍隻是障眼法,就是想麻痹你和郭子儀,不讓你們看出他真正的企圖,史思明部進軍河東,是為了凍結住郭子儀的大軍,使他無暇派兵援助相州程千裏,而隻派十萬軍南下,也是為迷惑你,讓你以為程千裏的五萬軍隊可以守住相州,等你無法渡河援助之時,他肯定會組織大軍進攻相州,總兵力不會低於三十萬人,三十萬大軍,你認為程千裏還守得住相州嗎?相州潰敗,安祿山主力從南麵殺入河東,北麵的郭子儀該怎麼辦?”

李光弼怔住了,李慶安的分析合情合理,完全有這個可能,現在可不是嗎?現在黃河已不能行船,要等到完全凍實,可以行軍時,那也要十天半月後了,安祿山打的就是這個關鍵的時間差。

“那....我們該怎麼應對?”李光弼心有點亂了,他竟想不到一個對應之策。

李慶安也微微歎口氣道:“我的將令郭子儀不會聽,所以我借政事堂下旨,但他還是不肯放棄相州,我知道郭子儀死守相州必有緣故,我也不好把話說得太明,畢竟我也隻是推測,但現在我感覺局勢的發展越來越向我的推測靠攏,我昨天在路上同時給程千裏和郭子儀發去了鴿信,如果現在撤退還來得及,可他們還是堅持己見不肯撤退,那我也沒有辦法了。”

李慶安望著滔滔黃河水,他第一次有了一種無能為力之感。

.......

相州,也就是今天的安陽,漢朝時的鄴郡所在,這是河北南部最大的一座城池,是河北門戶,極具戰略價值,城池周長六十餘裏,城牆高六丈,皆用巨石砌成,城頭可以並行三輛馬車,每隔一裏便修有馬頭牆,經過數百年不斷修葺,這座城池變得固若金湯。

再加上安陽水繞城而過,形成了天然的護城河,河麵寬三丈,用一般木板也難以搭橋,四座城門,四座護城橋高高拉起,有這座堅固無比的城池,還有五萬大軍的防禦,再有可供十萬人食用一年的糧食,守將程千裏對守住這座城池信心十足。

程千裏是李慶安的老朋友了,確切說,應該是老對頭,早在李慶安還是安西軍校尉時,他便是安西節度副使,他先是和高仙芝鬥,夫蒙靈察倒台後,他被調去北庭,隨即又和李慶安鬥,還是失敗了,被調回長安賦閑,幾經坎坷,最後他跟隨郭子儀,成為郭子儀的副將。

隻有在這時,程千裏才仿佛找到了自己的歸宿,郭子儀對他信任有加,不僅讓他獨擋一麵,還極力向李慶安推薦他的功勞,李慶安給了郭子儀麵子,使程千裏成為相魏節度使、北路軍副元帥,這是程千裏第一次升任節度主使,這無疑使程千裏心中對郭子儀充滿了感激。

程千裏主政相州後,他兢兢業業執行郭子儀的移民策略,不斷將河北民眾向河東和河南轉移,但這幾天程千裏的壓力陡然加大,安祿山屠城的消息傳遍了河北道,令河北道各州各縣一片恐慌。

而且自從安喜和信都的兩縣屠殺後,安祿山大軍已經完全撕去了虛偽的假麵目,一路之上燒殺劫掠、淩辱婦女,而且胡兵異常殘暴,不僅殺人如麻,還將成千上萬的年輕女人送往北方的部落,淪為萬劫不複的女奴,這更引起了河北道民眾的恐慌,數日之內,趙、翼、德、貝、邢、洺、魏、博等八州數十個縣,一百餘萬逃避兵災的民眾湧向相州,如果說上一次河北大移民主要是鄉村農民的話,而這一次逃難上大都是居住在城內的平民,他們缺乏畜力,大多靠兩腿奔行,還要避開南下的安祿山大軍,他們一般都選擇曠野南下,數日之內,進入相州的難民已有百萬之眾。

這無疑給程千裏帶來了極大的壓力,相州城內不能再進難民,隻能將這些難民向河東遣送,從相州入河東有兩條路,一條是北麵滏陽縣以西的滏口陘,另一條是西南方向的白陘,要進入衛州後才能入河東,為了就近逃難,趙、翼、邢、洺四州的民眾主要從滏口陘逃亡河東,而德、貝、魏、博四州則越過相州城,進入衛州,和衛州的民眾一起,從白陘逃入河東及都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