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整治同僚順我者昌逆我者亡7(3 / 3)

乾隆帝收到奏折,還是習慣性地來找來和珅,問他的看法。和珅趁機在一旁添油加醋地說:“臣以前也聽說福崧居功自傲,尤其是阿桂和福康安兩位將軍去世後,福崧居功自傲,輕慢同僚。皇上經常說,朝廷大臣要團結一致,因此我也沒放到心裏去。想不到今日果真出了事情,在欽差大臣的審訊中,還敢說出對皇上不敬的話來,真是令人氣憤!”

乾隆對阿桂和福康安的去世極為痛惜,聽到這裏,果然大怒道:“福崧何德何能,敢如此無禮!阿桂、福康安更不是他能比及的。他還有什麼大逆不道的話,不妨說來聽聽。”

和珅故意欲言又止,撩撥乾隆的怒火。等到火候差不多了,和珅才說:“欽差大臣慶桂說,福崧狂妄之極,說自己為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貪汙一點兒銀子不算什麼。還出言不遜,說皇上的千秋功績,大部分是他們這些大臣的功勞。軍機處的大臣怕惹了皇上生氣,都不敢跟皇上稟報,這才建議斬立決。皇上英明千古,文治武功,天下臣民哪個不讚歎?不料這福崧小人胡言亂語,皇上千萬不要與他一般見識,別氣壞了龍體……”

乾隆一聽怒不可遏:“住口!馬上傳朕的旨意,著欽差大臣慶桂,就地處斬福崧……不,年他屢立戰功,還是恩賜他自盡吧;就地進行,不必押送京城了!”

和珅的目的達到了,心裏十分高興,嘴上卻說:“皇上恕罪!奴才惹皇上不高興了,奴才這就傳旨下去。”

和珅忙不迭地將乾隆的旨意傳給欽差大臣慶桂,此時慶桂已經押著福崧走了好幾天,到了山東境內。這裏是一個叫紅花鋪的地方,屬於山東沂州。

福崧對於自己的處境十分明白,一定是和珅搗的鬼。他自己是被冤枉的,本想著到了京城能夠在皇上麵前把事情說清楚,揭發和珅在地方大員身上勒索、敲詐、貪汙的種種罪行,請求皇上主持公道。相信皇上一定可以明辨是非,鏟除奸臣。

誰想,皇上的聖旨在路上就除了下來,內容全部是斥責福崧的話,福崧越聽心越涼,到最後竟然聽到了“途中恩賜自盡”幾個字。福崧呆住了,很快就緩過神來,大叫:“皇上,我是冤枉的!皇上,你受了小人蒙蔽,我要麵見皇上說清楚!”

慶桂冷笑一聲:“福崧,你認命吧。你本來是斬立決的罪行,皇上賜死已經是開恩了。”福崧怒吼道:“慶桂奸賊,皇上派你來清查案件,你卻顛倒黑白,往我身上安插罪行,早已犯了欺君大罪。我捫心自問,無愧於聖上,無愧於百姓,無愧於朝廷的俸祿。我今日死不足惜,但一定要進京麵見皇上,說出真相,讓皇上鏟除周圍的小人!就這樣稀裏糊塗死了,我心難平!”

慶桂本來就心中有鬼,當下有些心虛。山東巡撫吉慶勸福崧道:“聖旨已下,不可能改變了。不管你有什麼話要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否則就是不忠啊!”

福崧本來就是個當兵的出身,他還是有著軍人的火爆脾氣:“我福崧征戰沙場,報效國家,從來沒有對不起皇上,你怎麼敢說我不忠?我的確包庇了柴楨,也收受了賄賂,但罪不致死。皇上如果讓我死,我也沒有話說,但臨死之前,一定要揭露大清的貪官汙吏,為皇上最後盡忠!”

和珅對此也早有防備,他也給慶桂下了死命令——福崧必須在路上消失,否則一到京城,萬事難料!慶桂給吉慶打個招呼,悄悄說道:“我是奉皇上的命令查案子,福崧如今對我有了成見,我說什麼他也不肯聽。如今皇上開恩,賜他自盡,他反倒不肯,我無計可施了。山東在你的管轄之內,福崧抗旨不肯自盡,你我都無法向皇上交代。福崧反正是必死的人了,不如你找來一壺毒酒,給福崧一個了結,免得他回到京城更加受苦,你我也好向皇上複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