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整治同僚順我者昌逆我者亡7(1 / 3)

和珅沉吟半晌,道:“這個事情就算是暫時壓下去,遲早還是會暴露,不如反其道而行之。這案子把兩淮鹽政福崧也牽扯進去了,這下我們可以找個替罪羊。這個福崧,活該他倒黴,他平時總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清高姿態,從沒有把我放在眼裏。”

福長安道:“福崧怎麼會成替罪羊,願聞其詳。”和珅道:“柴楨送給你厚禮,這件事別人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敢說。柴楨虧空一事,福崧賣給柴楨那麼大的人情,那可是二十二萬兩銀子的虧空啊,任誰一想都會認為這是送給福崧的厚禮。把記錄中的“福公”理解為福崧也是正常的事,你說呢?”說完一臉陰險地奸笑起來。

福長安立刻轉憂為喜,大喜道:“和兄智謀過人,我不及你啊!這樣是一個天衣無縫的好辦法,但是福崧能那麼容易承認嗎?他要是承認了,可就是大罪,就算有人求情恐怕也腦袋難保。另外柴楨要是不配合,也是於事無補,漏洞難圓。”

和珅道:“這個你放心吧,不會出問題的。柴楨這樣沒有立場的官場混混最好對付;至於福崧,他不承認是理所應當的,沒有一個貪官會輕鬆認罪的。我們隻管把證據做足,大刑伺候,不由他不就範。最好能神不知鬼不覺、不明不白地死去,這樣就死無對證了。皇上怪罪下來,我會向皇上請旨,隨便派個自己人去浙江查辦,到時候一切都歸我們掌握了。”

福長安看著講得頭頭是道的和珅,心中不免對和珅的心狠手辣感到一絲恐懼,但很快就因自己能夠解脫此案而高興不已。他說:“這樣一來就萬無一失了,不過,福崧是有些功勞的,當年甘肅叛亂,福崧第一個衝進華林寺,這才有了後來的大捷,大清武將中能有這種氣魄的實在不多啊。萬一皇上念其有功,動了惻隱之心,不想置他於死地,而福崧又死活不承認,時間一長,難免會露出馬腳。”

和珅點點頭道:“你的擔心有一定道理。這樣,我們做好兩手準備。這次如果福崧順利認罪,那一切都好辦了;如若不然,那我們就無毒不丈夫,在浙江就給福崧定個‘斬立決’,堅決不能讓福崧回到京城,更不能給他麵聖的機會。”

和珅與福長安商量了半天,統一口徑,仔細推敲了細節,將福長安與柴楨的關係剝離幹淨,認為萬無一失後,和珅給全德寫了一封回信。吩咐他馬上寫奏折,彈劾柴楨挪用公款、導致府庫虧空,並彈劾福崧監管不嚴、收受賄賂之罪。同時要一口咬定,柴楨的“饋福公金一千兩”是賄賂福崧。

全德按照和珅的意思寫好奏折後,折子先到了軍機處。和珅又把它遞交給了乾隆帝,乾隆帝問和珅:“你有什麼看法?”和珅就將造就背熟的話說了出來:“微臣分析,柴楨任浙江鹽道未及一年就離開了,怎麼會虧空這麼多銀兩?這必定另有緣故,他一個人不大可能貪汙這麼多。福崧包庇柴楨,有可能插手這件事,說不定福崧也有貪贓的行為,虧空的銀兩,不知道有多少流人了福崧的口袋中。‘饋福公金一千兩’,這很可能是福崧向下麵的官員縈要賄賂,才導致下麵挪用公款。必須派一位能幹的大臣,作為欽差調查此事。”

和珅的分析條理清晰、有根有據,乾隆深為讚同——當然了,這話是經過了反複推敲後才說的,一般人怎會看出來?乾隆不知其中緣故,就相信了和珅的話,問和珅:“卿以為誰可以擔當此任?”

和珅繼續道:“福崧是一省的巡撫,又是軍伍出身,臣以為必須派一位能幹的大臣。兵部尚書慶桂精明能幹,又同是行伍出身,或可擔此重任。”

和珅推薦慶桂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理由看似很充分,推薦的人選也經得起推敲。慶桂是滿洲鑲黃旗人,曆任內閣學±、副都統、參讚大臣、將軍、都統等。乾隆五十七年,慶桂在西北戰事中立了大功,以軍功擢升為兵部尚書。乾隆對慶桂印象很不錯――隻是有一點乾隆一直蒙在鼓裏,慶桂早就與和珅沆瀣一氣了。

乾隆即刻下令,福崧、柴楨即日起停職,聽候調查處理;派兵部尚書慶桂為欽差大臣,前往浙江查案。從這一刻起,福崧的命運算是徹底被交到了和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