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為什麼這麼急於與和珅修好呢?原來,劉墉認為和珅當時氣焰熏天,不可與其徹底撕破臉皮,這個時候,千萬不能著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收拾和珅這個貪官、這個天下貪官的總後台,不能因為一時的衝動而撞在他的手裏,隻有忍耐,堅持下去,等待徹底剿滅他的時機。最終,劉墉終於等來了和珅倒台,家產被抄的好消息。
為私利毒死福崧
和珅在朝中的權勢越來越大,為官之道也不像剛開始那麼小心翼翼。他對自己的親信極盡籠絡之能事,而對冒犯他的人,公開的打擊報複則是常有的事。
浙江巡撫福崧為人正直,豪爽不羈。因不願與和珅結交,也從來不去和珅府上拜會走動,和珅就銜恨在心,居然派人鴆殺了福崧,其囂張程度,令人發指。
福崧是朝中老臣、大將軍阿桂的部下。乾隆四十六年,二十多歲的福崧跟隨阿桂出征,在一次戰鬥中,福崧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就連敵人的火槍把福崧帽子上的花翎打落下來,他也毫不懼怕,絲毫沒有退卻的意思。戰鬥勝利結束後,阿桂對他的英勇表現非常讚賞,有意抬舉他。經過多年磨練,乾隆五十五年,阿桂舉薦他做了浙江巡撫。
福崧為人正直,做事也非常果斷明確、毫不含糊,下屬都十分敬畏他。此時的和珅因為乾隆的倦勤而更加受到乾隆寵信,權傾朝野。外地的督撫大員每年回京述職,都要帶著重禮前去拜會,以求和珅不找自己麻煩。福崧身為一省巡撫,對這種事情也是見怪不怪了,可他就是看不慣貪得無厭的相坤,不願與其同流合汙。每次回京也不登門拜訪,送禮更是沒影的事,這就公然挑戰了和珅的權威。和珅對福崧就懷恨在心,想報複卻一時間難以抓住把柄。和珅就要求自己在浙江的耳目密切注意他的動向,一有對福崧不利的罪證,立即向他報告。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等到了機會。
事情是這樣的,和珅有個親信是兩淮鹽政全德。此人正是在和珅的關照下獲得這一職位的,所以他向來對和珅感恩戴德,暗中給了和珅不少好處。
有一天,全德派人飛馳送給和珅一封密信,報告了福崧在浙江的一件事情。全德是鹽官,偶然發現兩淮鹽運使柴楨挪用了兩淮課銀二十二萬兩,悄悄調查後發現,其中牽連了很多人,他不敢擅自決定,於是飛馬向和珅請教真麼處置。
原來這柴楨本是浙江鹽道,沒有什麼政務能力,靠賄賂、溜須拍馬才入仕做了官。他在浙江鹽道上任不到一年,很快升任為兩淮鹽運使。離職前,還有二十二萬兩銀子的虧空無法交代,柴楨肯定是拿去巴結上司了。他於是向福崧求情,請求讓他先去揚州就任兩淮鹽運使的新職,虧空的銀兩他隨後籌集齊備,盡快將虧空補上。福崧與他有些交情,就答應了他。
柴楨果然說話算話,到揚州就任後,發揮他貪墨挪用的強項,不到五個月就籌措了二十二萬兩銀子,送回浙江補足了虧空。官府的銀子也沒有損失,此事按說已經了結。然而恰好被兩淮鹽政全德知道了。全德認為:柴楨隻不過一個小小的兩淮鹽運使,到哪裏籌措那麼多銀兩?覺得有貪汙挪用的嫌疑,全德就留了個心眼,暗自打探,原來是商人王履泰等五人繳納的錢糧被柴楨私自截留,用這個辦法挪用了二十二萬兩銀子。
查到最後,全德為難了,因為他利用自己鹽官的便利,悄悄查了鹽道的舊檔,查到柴楨“饋福公金一千兩”的記錄。連戶部尚書福長安都和柴楨有非同一般的關係,這事兒全省上下都知道,大家隻是心照不宣罷了。全德見此事涉及朝中一品大員,不敢隨便做主。他顧忌到和珅與福長安的交情,把這件事情壓了下來,不敢張揚,然後派人來請示和珅,下一步應該怎麼辦。
和珅與福長安向來走動密切,關係非常好,於是和珅來到福長安的府上商議對策。正值寒冬,福長安免不了一番熱酒熱菜招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和珅屏退左右,問福長安:“你跟兩淮鹽運使柴楨,是不是素來交往甚密?”福長安在和珅麵前也不隱瞞:“確實如此。此人向來對我忠心耿耿,就是辦事不是很謹慎。”
和珅一杯酒下肚,意味深長地說道:“你估計的很對,這個柴楨現在已經出了問題,很快就要被彈劾。兩淮鹽政全德在鹽道舊檔中查到有‘饋福公金一千兩’的記錄。他怕那個‘福公’就是你,特意千裏報信給我,我這才找你搞清楚。”
福長安一聽大驚失色,嚇得手足無措,對和珅說:“和兄,你一定要想辦法救我,最好把這個事情壓下去,不讓他們鬧大,更不能彈劾。”
和珅說道:“你與他交往頻繁嗎?,有什麼證據沒有?不要被人抓住了把柄。如今皇上正在嚴查京官與地方官勾結,一旦被人抓住把柄,彈劾你結交外地官員,那就算是撞到牆上了。”
福長安唏噓一聲:“這倒沒有,我做事一向小心,我們都是私下聯係,並沒有什麼證據。這個記錄也是他私自記的,我這裏查不出半點兒證據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