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這個比喻,從心裏上講我覺得自己是個老虎,可苗小蟲說我是個兔子,紅眼睛那種,一身白毛可可愛愛,多違和啊!
可仔細想想,苗小蟲說的其實一種我們這些建立在社會上的關係。
所謂的武林是什麼?武術嗎?這個世界上哪有什麼真正的武術,多大的能力也幹不過一杆槍。
話雖然糙,但理兒對。
武林就是人們的心中的情義,情義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恩怨情仇,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情仇,那些信奉俠義精神,願意助人為樂的英雄就是武林中人。
這麼說可能有些牽強,但金庸老爺子創造武林神話的時候,內在的含義無非就是導人向善。
所以,武林在苗小蟲的眼裏就是胡蘿卜。有營養,代表健康。
兔子吃胡蘿卜,簡單的就是說,有一群人就建立在這種武林信仰之上,他們靠著這種精神維持生計。
而八門,就是武林中人的最接地氣的一部分,是那些俠義之人和這個社會的接壤處。
有了八門,江湖就不是精神上的武林,而是切切實實的存在於曆史的一幫人,內八門曾把武林精神發揚光大,是吃了武林這種精神食糧的直接受惠者。
但是撈陰人就不一樣了,它源自於八門,卻是凶惡的,是自私的,它從來就不是人們心中的善者,是惡人。
所以,他們是老虎!
老虎能把兔子吃掉,卻被胡蘿卜砸死了。
那些心中有些光的人,他們一起建成了現在的社會,摒棄了一切牛鬼蛇神,把撈陰人逼得走投無路。
這就是,老虎、兔子、胡蘿卜。
也就是撈陰人,八門和武林。
簡單的邏輯就是,武林來自人心裏的俠義,八門從武林中誕生實體,而撈陰人則是這豐富江湖裏的一個陰暗麵。
……
“雖然你解釋的很牽強,但我有一個疑問。”我認真的和苗小蟲說。
“問!”苗小蟲豪氣幹雲。
“我不是撈陰人嗎?怎麼到你這裏變八門了。”
“你是撈陰人,你有騙錢的手藝嗎?”
“做棺材啊!”
“木匠也會做棺材,木匠是撈陰人嗎?”
“你和我這搞辯論大會呢?”
“你還會別的嗎?”
“我有一刀……”
“能砍人嗎?”
“揭人短,不要臉!”
我仔細想想,還真沒有什麼能拿的出手的本領。算來算去,也就是剩下一刀的本領。
“你想明白了沒?”苗小蟲問我。
“懂了,苗大俠賜教,我是哪一門啊?”
“殺門。”
“你才是殺門,你全家都是殺手。”
苗小蟲把嘴一撇:“什麼殺手啊?有個殺字就是殺手,我告訴你,盜、蠱、銷、鳳、千、巫、戲、殺在古代都是正經八百的職業。”
“盜?說白了就是小偷,你管小偷叫正經的行業。”我指著苗小蟲的鼻子說。
“劫富濟貧,這個詞你以為是空穴來風嗎?現在,盜仍然存在。”
“現在出門不帶錢,就沒見過小偷。”
“膚淺,我問你黑客是啥?”
苗小蟲一句話就給我噎住了。
“蠱?”
“治病的。”
“你就給自己安排好聽的吧,銷呢?”
“商人,自古的商人身份卑微,真正厲害的商人都是幫大官賣東西的,所以叫做銷,後來改製,商店最早也叫供銷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