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企業的發展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工商企業無數倍地增加了人類的財富,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人類的進步與物質財富的進步難以割裂開來。如果連衣、食、住、行方麵的基本需要都得不到滿足,人們是不大可能去關注人生中更美好的事物的。文化的進步是伴隨著物質生產的進步而來的,隻有在經濟效率增長到一定程度以後,一部分人才有可能投身於教育、藝術、哲學、宗教及文化活動。對於我國的現代化進程而言,企業發揮著主導性作用。未來所麵臨的挑戰是激動人心的。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新產品和新服務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人口的增長也要求企業在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前提下生產更多的產品。
最後,企業是實現充分就業的主體。失業和就業不充分是造成各種社會問題的根源。在緩解各種緊迫的社會問題方麵,企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促使人們踴躍創業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有力武器。而企業在創造商品和服務的同時,也創造了工作,創造了員工的購買力。一個健康發展的企業中的員工具有無限的前景,企業能夠為員工創造輝煌的成長機會。成功的員工會成為社會中的穩定因素,他們的子女一般也不會成為社會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是保證和促進社會安定和繁榮的最有力的機構。正如有人曾講過的,“世上最大的善事莫過於為他人提供一份工作”。這種行為唯有企業家才有可能做到。
我國要進入中等發達國家的行列,就必須盡快從一個農村人口占主體的國家轉變成為工業化國家,?意味著占人口三分之二的農村人口將轉移到其他產業。現有的各種組織的吸納能力遠遠不能滿足要求。大力促進工商企業的發展,鼓勵人們創辦各種類型的企業,對於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實現我們的戰略目標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工商企業是提供就業機會的主體,這是任何其他組織所無法替代的。
創業和經營企業是最具有意義、最具有挑戰性和成就感的事業。隻有全社會都認識到企業在社會中的正確地位,才能使最優秀的人投身於創業和經營企業的事業。
從這個意義上看,我們的大學以及其他各種教育機構在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方麵並未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在這方麵的認識也很不到位。這些年,我們培養出的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的數量高居世界首位,與此同時,卻有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加入到了失業或半失業的隊伍當中。學校、學生和家長們都在念叨就業難、找工作難,都在指望著現有的組織提供就業的崗位。可是,我們為什麼不去想想自己創辦一個組織去雇用他人或至少去為自己創造一個崗位?看看沿海地區的民營企業,眾多低學曆的創業者卻雇用了大量高學曆的就業者,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