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舟(1 / 3)

七月驕陽,酷烈似火。浩闊的東海之上,一葉扁舟在海濤之間飄搖起伏,仿佛隨時都會被吞入幽深的海底。

扁舟者,小船也。但這浪花中的小船不過是幾塊木料隨意拚接的產物,小得簡直不能稱其為船,倒是襯托得立於船頭的那位年輕人身形格外高大。

“小爺熬了二十年,可算是熬出頭啦。”

這位叫陳塵的年輕人看著近在眼前的大陸,滿眼都是興奮的神色。隻見他足下微微在船身一點,整個人猶如一隻大鳥一般騰身而起,在躍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後,隨即穩穩地落在海岸的一處山石之上。

腳踏實地的感覺真是棒極了。

陳塵心裏讚了一句這處山石的穩固平整,然後像是想到了些什麼,從懷裏取出了一個二指寬、寸許長的玉質物件,心中開始默默想出一段話。

“丙子年七月初六,天氣晴。經過七天的航行,終於靠岸,小爺雲遊天下的旅程算是開啟了新篇章。海路難走透了,我這輩子不想再坐船。”

“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背著師父那個老變態偷偷溜走,我到這片大陸……或者說這個世界來,到底有什麼意義呢?我自己也不大明白,可能隻是覺得那個小島太過於無趣了吧。”

“算了,想這些也沒用。當務之急是找個地方好好吃一頓。吃了七天的餅和魚,嘴裏真的會淡出個鳥。那麼今天就先這樣。”

這塊泛著乳白色光暈的物件,如果被這片大陸上的修真之士看見,自然知道這是一塊記錄文字的玉簡,而且是相當珍貴的加密式玉簡。這種玉簡存世稀少,通常被用來記載一些秘傳功法。

陳塵自七歲入道以來,這支玉簡就成了他的日記本。在這個不屬於他的世界裏,有些話可能永遠隻適合放在這塊玉簡之中。

收好玉簡,陳塵在山石上四處打量起來,目光所及,並無一點人煙。不過,作為一名被迫刻苦修行十三四年的修士,這可難不住他。

隻瞧見他二指成劍,微微貼在唇下,口中低吟了一段不可思議的咒言,海波之上的天空忽然凝結出星星點點的光亮,組合出一副海市蜃樓式的光景。

他抬眼望去,上麵是一處規模不大的城池景象,瞧著城門樓子的匾額,應該是叫瀝泉。

“西北方向十幾裏啊。”

他辨明了方向,便運起真元,以一種輕快卻又迅捷的跳躍之法急速而去。

如此行了七八裏地,陳塵已瞧見了不少村戶人家,便把步速降了下來。

“眼瞧著路過三五家,怎麼一個人也沒有?”

正自疑惑,卻聽得背後一個老人的聲音傳來:“欸,前麵那位小哥,你是外鄉人啊?”

陳塵連忙回身,瞧見身後村夫打扮的老人,便行了一禮道:“老丈有禮,我的確是個旅人,途經此地,正要去瀝泉歇腳。”

那老人顫顫巍巍走上前來,上下打量了陳塵片刻,道:“小後生,這裏可不許胡亂走動的。”

陳塵心中怪道:這不過就是個沿海漁村,怎麼還不許人來往呢?

“這可是朝廷的采場,官府看管得緊著呢,這幾日……這幾日總歸是不要來的好,快走吧。”

老人這話落入陳塵耳中,他一咂摸,就覺得話裏有話,便道:“老人家,近來可是有什麼事?我見識淺,不知道這‘采場’是什麼地方?為何朝廷要看管起來?”

那老人見他不知“采場”為何物,“嘿”了一聲,搖頭道:“我還道你是來收原晶的江湖人。”

人一老,話就多。這老人見陳塵純純就是個路人,便放下心來絮絮叨叨起來。

原來此處名為謝家嶴,是溫陵郡瀝泉縣下的一個村子。此處近海的海床之中藏有所謂“靈脈”,海水之中可以煮出靈石原晶,故而被朝廷列為“采場”,當地的漁民也成了“采戶”。

這些采戶日常不耕不漁,每日煮海提煉靈石原晶。得到的原晶一部分被朝廷直接上繳抵稅,剩下的則以官價收購,作為采戶的報酬。

陳塵本來就是修士,自然知道這靈石的用處。修行人煉化真元,精進修為,乃至療傷去疾,都免不得要用上靈石。

如果說金銀銅是世俗流通的貨幣,那靈石就是修真界的硬通貨——這是陳塵口中自己那位老變態師父的原話。

“早些年,咱們謝家嶴出產的原晶可多了,家家戶戶都有錢賺。隻是近年來,這海裏的原晶越煮越少,朝廷定下的上繳量卻愈發多了。要不是這樣……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