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法倒是可行,不過如何能遷徙百姓呢?”諸葛亮聞言皺眉道。
“有這麼多荒地等著他們去開墾,還怕他們不去嗎?”趙峰理所當然地道。聯想到曆史上浩浩蕩蕩的闖關東,趙峰倒不信農民戀家以至於拒絕土地。
“沒那麼簡單。”諸葛亮搖頭苦笑道,然後他細細告之趙峰。雖然蒯越和蔡瑁被誅滅了,但是荊襄世家大族勢力依然龐大。這次荊北之亂後,原本屬於蔡氏和蒯氏的田園土地,都被其他較小的的世家大族瓜分的所剩無幾。那些他們的家仆佃戶,其中一部分也被當做貨物一樣瓜分了。諸葛亮自己也在這其中撈了不少好處,當日他是不會明說的了。剩下的還有近百萬人口,都是恢複了自由身,但是依舊是沒有任何生產資料,這樣下去怕是遲早還要走淪為世家大族佃農的老路。
“這樣啊!”趙峰現在算是稍微回過點味兒來了。世家大族,這個特殊的群體在中國曆史上曾經扮演過相當重要的角色。三國時期各路諸侯為了獲得更多的支持,往往給予這些世家大族極大的優惠政策,劉備也不能免俗。趙峰知道,現在想發展離不開這些人的支持。但是一旦他們的手中的實力過大,那就容易引起動亂了。比如蔡氏和蒯氏,兩家實力加起來足足占了大半個荊州。要不是劉備這次橫插一手,曾經單騎入荊州的劉表就要讓他們給陰了。
曆史上西晉之所以那麼快滅亡,就是因為司馬炎在當政之後,對原本已經掌握極大權力的世家大族們繼續給以優惠政策。結果各大豪族實力過大,最後區區的宮廷內亂竟然引起全國性混戰,這才讓北方的遊牧民族有機可趁。到了隋文帝楊堅一統天下之後,用科舉製代替原本對世家大族極為有利的九品中正製,這才讓人才選拔更為科學,從而避免世家大族實力太大。因此自隋朝之後,鮮有再聽聞誰四世三公,相反卻多了一句頗富哲理的俗語:富不過三代。
被罵為野心家,篡權者的王莽,其實從某種程度上講,是一位思想意識比較前衛的改革家,或者說理想主義者。他想改變土地兼並的現狀,但是采取的手段太過激進,最終導致世家大族的極力反抗,自己也因此搭上性命。趙峰知道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基本道理,壓根就沒指望自己搞什麼土地革命,民主自由那些比較不切實際的東西。就連科舉製,他也不想現在就搞,而是打算等局勢稍微安定下來再說。之前一直是靠徐州學院的體係在平衡中和世家大族的影響力,不過現在看來,還需要再加點什麼。好比這次若是任由荊北百餘萬農民再度完全淪為佃農,那一旦某些世家大族實力因此大漲,過個幾年怕是又要再出個蔡瑁或者蒯越。
“孔明你的意思我明白,也就是說荊北百姓縱然是有心南下,但是一無所有的他們也是很難自發遷徙,是嗎?”趙峰想了想問道。
“正是如此!”諸葛亮點頭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把整頓荊南軍備和人口南遷一起解決了。孔明,眼下荊襄軍備如何?”趙峰想了想問道。
“不甚好。”諸葛亮比較謹慎地道。荊州在打江東之前號稱有三十萬人馬,其實這是加上郡國兵的數目還加了水分,一線戰鬥部隊也沒那麼多了,大概加起來也就二十萬左右。其中步軍十二萬,水軍五萬,騎兵三萬。在打完江東之後,步兵和水軍損失慘重。後來雖然補充了新兵,但是戰鬥力極為羸弱。這次戰後,收編的蔡瑁、蒯越等人以及劉磐的舊部,也不過隻剩下十二萬左右,這其中倒還有兩萬多的騎兵。
“兩萬騎兵?”趙峰聞言也是眼睛一亮:自己在徐州折騰了這麼多年,又是換馬又是敲詐,不過才搞了將近兩萬騎兵。這劉景升當真是財大氣粗,一下子就搞起三萬騎兵,現在還剩下兩萬多,怎麼之前戰鬥中沒見蔡瑁怎麼用到呢?
“將軍,這荊州騎兵大都是兗州馬,而且不通騎射之術,戰力與子龍將軍的白馬義從不可同日而語。”諸葛亮見趙峰一臉興奮,趕緊潑了一盆冷水。
“無妨,總比沒有的好。”趙峰大咧咧一擺手道。仔細想了想,趙峰感覺自己已經有了個大概的規劃,馬上就可以具體實施。隻是自己一個人,實在是不好折騰,總該要向他要幾個人吧。
就在這時兩個文官迎麵走進大廳。左邊那個年紀稍長的一張臉極長,右邊那個卻是一副白眉毛,卻是之前和趙峰有過數麵之緣的馬良馬季常,眾人見麵之後又是一番見禮,諸葛亮這才向趙峰隆重介紹,那個長臉男就是他大哥諸葛瑾。
“承蒙將軍昔日救命之恩,諸葛瑾未敢忘懷!”諸葛瑾倒是極為知禮,一本正經地向趙峰道謝,後者連稱不必客氣。看了看這個一臉嚴肅的諸葛瑾和有些神采飛揚的諸葛亮兄弟二人,趙峰忽然起了個惡作劇的念頭,當下故意向諸葛亮問道:“孔明,聽聞你曾言,令兄與石廣元,崔州平等人才幹相若,均為一州之才?”
“正是如此!”諸葛亮點頭道。
“如此說來,孔明你的才學,卻是不如令兄遠矣!”趙峰故意搖頭歎息道,這一下眾人可就有些摸不著頭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