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太子的分析,康熙滿意的點了點頭,果然不愧是自己親自調教的的太子,果然是聰明伶俐的,而且還會舉一反三。
本來應該怒上心頭的大阿哥十分的冷靜,
“如果兒臣猜的沒錯的話,無論二弟答不答應,幕後之人也會借著二弟的名頭去傷害我家福晉。”
“皇長孫的名頭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其實關鍵是看皇阿瑪對於這皇長孫的感觀如何,所以太子身後的赫舍裏家不會冒這麼大的風險。”
聽到大阿哥的話,太子其實是有些愧疚的,畢竟說出這個主意的人,除了這個嬤嬤之外,索額圖必定也是會提出來的。
隻不過現在沒有這個時間給他發揮罷了,不過既然大阿哥如此相信自己,那自己肯定不會辜負大阿哥的期望,如果他那個外叔祖父真的說出這樣的話,那太子也會考慮把這件事情給說出來。
“所以,想要除掉兒臣的孩子,想來不是因為兒臣,而是因為這是皇阿瑪的孫子,有人想讓下一輩死絕?那這幫人是誰就很顯而易見了!”
大阿哥一頓分析猛如虎,他認為自己如此的低調,又沒有惹事上身,怎麼可能會有人針對他的孩子呢?而自家福晉更是老實,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康熙了。
所以大阿哥二話不說,先把鍋甩出去,可見是把惠妃的生存技巧學的透透的。
而且這樣做還有一個效果,那就是激發皇阿瑪的鬥誌,隻要皇阿瑪下定決心了去查,不管是什麼牛鬼蛇神都會查的到的,到時候自己,坐享漁翁之利的不就是自己了。
大阿哥在心裏偷偷的給自己鼓了鼓掌,感覺自己實在是太棒了。
康熙聽到這之後,突然回想了那天晚上分析的事情,現在想想還真是有可能,就算不是在這方麵,那在其他方麵呢?
如果背後之人這一場行動真的成功了,肯定會千方百計的把證據往太子身上引,自己不出意外的話,肯定會保住太子,但是對太子定然會產生隔閡。
而太子爺與大阿哥之間有了裂縫,對於自己這個不分青紅皂白的皇阿瑪,自然也是刻在了心底,這簡直是一劍好多雕呀!
康熙緊了緊拳頭,背後之人是吧?你看老子查不查你就完了!
而此時此刻,毓慶宮裏的花嬤嬤已經送走了兩撥人了。
花嬤嬤從小在宮中長大,到了年紀之後就分配到了皇後的坤寧宮裏,作為皇後的四大宮女,但地位一直比不上貼身的那兩個。
人嘛,總是要往高處爬的,所以在皇後生下太子難產而去之後,就設計讓另外的兩個貼身宮女一起去了。在這之前,她身後有了一股勢力,不然這一切不可能會這麼順利。
而花嬤嬤自梳梳成嬤嬤留在了太子的身邊,為了能在太子身邊站穩腳跟,花嬤嬤又接了另外一股勢力的友誼的手,可以說是雙麵間諜。
一開始很是謹慎,但是這接近十年的時間,讓她以為太子已經很信任自己了,所以才大大咧咧的直接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