叼著一根狗尾巴草悠閑的躺在小溪附近的草地上,眯著眼睛看著湛藍純淨一望無雲的天空,鼻子裏聞到的是陣陣泥土小草的清香。深深吸口氣,全是屬於自然的味道。
遠離了大城市裏的噪音尾氣,不用擔心吃到三聚氰胺塑化劑,豆芽不再是無根豆芽,海帶不用泡在福爾馬林裏,上館子也不用擔心地溝油了。
沒有電視電腦的誘惑,甚至電燈都沒有,在這樣沒有誘惑的環境下,終於能改掉熬夜的壞毛病,還能養成早起吃早飯的好習慣。
蘆米架起的二郎腿晃啊晃,這些算不算是穿越福利?
其實穿越也沒什麼不好。
隻不過……
“蘆花?這丫頭又躲哪去了?”這是她娘胡劉氏的聲音。
微微歎口氣,爬起身拍拍衣服,打了三四個補丁的灰色粗布衣服沾到草屑一時間還拍不下來。
蘆米今天穿的這身衣服是大姐桃花穿剩下的,十歲的蘆米穿著已經短了一截,腳下被洗白的布鞋也快破口子了,指不定哪天大腳趾就要衝破最後防線。蘆米想著待會回去一定要記得補補,不然哪天大腳趾就真的跑出來了。
蘆米現在生活的地方是南方的一個小村落,叫湖塘口。全村大概也就三四十戶人家,離湖塘口四五裏地有個於圩鎮,蘆米還沒去過。
現代的時候蘆米是獨生子女,從爺爺那輩開始就生活在城裏。這一世大大的不一樣,現在的爹娘從祖宗輩開始就是正兒八經的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爹爹胡木生今年三十三,正值壯年,娘胡劉氏比爹爹小三歲,可是已經是好幾個娃的娘了。
這裏不講究計劃生育,每家每戶隻要能養得起就會可勁的生,尤其是男娃,那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家中兄弟多不多,就代表家中勢力大不大,當然了,此勢力非彼勢力,隻是兄弟多,村裏人不敢輕易欺負。
蘆米家就屬於村裏勢力比較大的一波,叔叔大伯什麼的,有五個,還有姑姑之類的。總的來說,蘆米現在的奶奶生養了九個,還不包括夭折的。
多麼強大的生育能力啊!
蘆米總算明白計劃生育的好處了,你想想啊,九個!都說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在農村你生活條件再好也不會過的寬裕吧?
奶奶爺爺趕上太平年,邊疆無戰事,內裏無混亂。辛辛苦苦一輩子,把九個孩子都賤養大了。隻是辛苦了一輩子奮鬥來的十幾畝田地,在分家的時候就不夠看了。分家的時候給幾個兄弟一平分,一人也就能得個二畝。二畝地夠幹什麼?湖塘口村誰家沒個四五畝地啊?於是乎,這兄弟多的弊端也就出來了。
好在蘆米的爹是個能幹的,平時做些木工補貼家用。
興許是體驗到兄弟多的難處,胡木生娶媳婦後堅定的說,就要兩個女娃兩個男娃,拚個好事成雙的意頭就行了。
可惜天不遂人願,劉氏懷的前三胎都是女娃,這已經打破胡木生的計劃了。蘆米知道她爹這計劃後,拍拍胸口,還好,還好這年頭不興丟孩子,不然她這個後麵出來的就倒黴了。
第四胎,劉氏生了個大胖小子,今年才五歲,這會子為了第二個男娃奮鬥,肚子又圓了起來,已經九個月了,想來過不了多久,家裏又要添新成員了。
蘆米收拾好一早采摘的野菜,屁顛屁顛的往回跑。
遠遠就看見娘拉長的臉,蘆米連忙憨笑地撲上去安撫,“娘,你看看,我摘了這麼多野菜回來,今天晚上給弟弟弄好吃的。”
劉氏看著她手裏一團新鮮的野菜,聽見她的話,臉色好看了些許,敲了敲蘆米的腦袋,念叨著:“別整天亂跑,多帶著點弟弟。”
蘆米笑道:“娘,我知道了,你先歇歇,我去把菜洗洗。”
劉氏笑罵道:“就你嘴巴甜,還歇歇呢,我這還要去找你弟弟回來,被你二叔家的水根帶著,不知道跑哪野去了。”
“娘,水根哥說晚飯時會送弟弟回來,你都這麼大肚子了,就別去了。”二叔家的水根比蘆米大二歲,性格強著呢,整個一孩子王,一閑下來就帶著村裏的孩子上山打鳥下河摸魚,惹得他們上躥下跳,蘆米也是知道他膽大心細,才放心把弟弟交給他照顧的。
“行了,我知道了。我就在這看看。”想起家裏的大丫頭,劉氏忍不住歎氣,大丫頭要是有蘆花一半機靈也好啊。
蘆米知道劉氏想的是什麼,十五歲的桃花今年四月份成了親,桃花性子一點都沒像到爹娘,老實的半天都放不出個屁來,碰巧家裏的婆婆又是個厲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