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群星下世(1 / 2)

王清一下摔到這裏,爬起來時渾身酸痛沒勁,環顧四周,一片茫然。不過,他在這裏發現了一本奇怪的封皮古書,材質不詳,但好像是上古留下來的某種植物煉製的紙張。上麵記載了東華國曆史上下五萬年中大大小小的事件。而目前為止,在世界公認的東華國曆史也才五千年左右(不到)在希斯特丁的後人眼中,則隻承認東華國兩千餘年,就連東華人自己也知道五千年的曆史可見這本書的來曆不小。

要知道最早的《天地尚書》也才記載了五千年的東西,這本書可是比它還要久遠。看了看書名:《天華正世書》,似乎在暗示著什麼。並且這本書從此之後就一直跟著王清,他也視若珍寶,貼身帶著。另外,書中還附著一塊銀塵鑲邊,藍底玄篆的行夢令。

王清一下就被這本書吸引,翻開之後,很快就入迷了。就這樣,不吃不喝看了一年,他才看完,又用了一個月才緩過神來。看到最後的扉頁處有一排著作者的自介:望後來者務必將此書收好,切不可遺落他處。否則天下危矣!東龍天華正君定師-李某鎮國著。再看藏書之處前方五步正好一片漆黑,方方正正,有木材燒焦的痕跡,不難發現,這裏曾經有人住過,後來不知為何房子被燒了。

於是王清收下書,向燒焦處拜了三拜,“李老前輩,多謝指點,在下王清,願為門生,隻是未曾得見前輩尊麵,還望見諒。日後定常會此地,一相祭謁。”又找來一根樹枝,掰成三段插在地上原來放書的位置。這才起身離去,走了三步,又回頭行了一禮,道聲:“這下告辭。”便下山去了。

下山後,卻又晚了些,這時早已是戰國時代尾聲,諸國之間也已愈演愈烈,戰局緊張的開始劍拔弩張,各自為戰。而那些大國,顯然也支撐不了多久了。不過,這時的秦國,卻沒怎麼動手,因為它現在王位更迭過快,在王清剛剛看完書時,秦王孝文剛好下葬,而莊襄也才登基。不過沒多久,莊襄也隨其父而去,留下了時年尚幼的秦王政。

五人下山後,遠在東海岸上,不起眼的一座小島。氣候變化莫測,這是有人曆劫!一個星月無光的夜晚,大雨瓢潑,電閃雷鳴之下,兩條龍從小島的穀中一下騰飛,直衝雲天。兩道遠古蒼老的長嘯聲震動天際。百日後,天氣轉晴,一切烏雨都消散殆盡,頃刻間天朗氣清,紅日當空。龍形已經消失,山穀中,出現了兩個人——一老一少。老者一身王侯赤袍,仙風道骨,不是別人,正是靈寶周文王!在他身後,一身青紫道袍,足踏玄靴,頭冠金銀冕旒中鑲玉翡的少年向他行個師禮。

“小淵,你如今已是得道,可以下山相佐陶君了。今後,陶君眾人就是你主。這個,是你們執行者替天行道的正符。”文王說著,轉身取出一塊紫晶鑲邊,彩底明篆的行夢令交給少年。

少年接過令符,拜別師父下山西行去了。少年名叫龍淵,乃上古仙家之後。父親元始羲皇,開天立道,雖不是板斧主人盤皇,卻也是東華國的開天立道之人。他本人也是中天正主玉皇的師弟,四海龍王的長兄!身份自然非凡。

…………

再看司馬王手下之人,卻是另一般光景。

苗域九黎神山,正在進行的薩滿祭術,大祭司巫醫祖師在看著徒弟祭完神壇後,讓徒弟跟自己進入祭司居所。

“覺,你如今已得道,可以下山了,為師此生是隱於此地,已時日無多,你還年輕,可以周遊天下,記住,一定要將我門中之道傳下去,濟世度人。若日後碰到大道之人,則可從之為長。為師的話,望你切記!去吧。”

“是!弟子謹遵師命!師父,弟子不能陪在您身邊盡心了。”身後,一個三十來歲的巫者,一身青素風衣,腰係彩帶,戴著玄鐵翠玉鳳冠。對老巫師行了一禮,又對蘇覺道:“師弟,該動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