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飛前,劉醒特意拉過試飛員又囑咐了一次。
過去,大夏的經濟還沒現在那麼發達,每一架戰機、每一次試驗都是國家和人民的寶貴財產。
一些飛行員為了守護它們,甘願奉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劉醒可不想再見到這些無謂的犧牲,錢沒了可以再賺,但人沒了就真的沒了。
在眾人的注視之下,塗滿了黑灰色隱形材料的原型機拔地而起,徑直地插入雲霄之中。
“呼叫塔台,這裏是金烏一號,收到請回複。”
沒過多久,地麵指揮中心便收到了試飛員王海傳回的信息。
“塔台收到,金烏一號請講。”
“飛機已經抵達預定高度,請求開始性能測試。”
“塔台明白,金烏一號確認周邊環境安全以後可以自行開始。”
試飛員王海多年以來先後成功試飛了國產或進口等二十來款不同機型,在空中排除飛機大小故障百餘次,發現重大BUG70多個,是大夏現役最出色的飛行員之一。
雖然他不在前線,但為大夏空軍建設作出的貢獻不比一線的王牌飛行員少。
從離地到進入25000米高的高空,僅僅花了幾十秒的時間。
而且這還是戰機性能沒有完全發揮的數據,以王海的經驗估算,如果這架戰機真的如同它的設計者所言那般出色,這個時間至少還能縮短一大半。
不過,更讓他震驚的是這架戰機妖孽的飛控係統。
屏幕上明明已經顯示著3倍音速的速度,但王海卻沒有感覺到半點不適,反應也能夠輕鬆跟上飛機的動作。
他感覺自己就像在地上開著小汽車一樣,而且還是那種最容易操作的老人家代步小車,輕輕鬆鬆就能做出那些操作難度極大的飛行動作。
王海敢用他的職業生涯保證,這絕對是他這輩子操縱過最好的一款戰機,沒有之一。
這讓他更是堅定了要讓這架戰機順利上線的想法,即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至於起飛前劉醒的交代,他早就丟在腦後。
【戰機無力場速度測試:最大巡航速度4馬赫,堅持時長20分鍾;最高速度:7.5馬赫】
除了試飛員的第一視角感受以為,戰機飛行過程中的數據也源源不絕地傳輸回地麵塔台。
這得益於劉醒設計時故意保留的遠程介入模組,也是新式戰機實現無人作戰功能的主要模組之一。
【雷達波測試:海麵有源相控陣無發現;陸基米波雷達無發現;空中有源相控陣檢測到斷續微弱信號...】
一項項測試在王海的配合下順利完成,地麵下達了最後一項力場狀態下的測試。
【天氣狀況良好,巡航速度3馬赫,高度23000米】
【開啟人工引力場裝置】
【力場覆蓋完成,戰機速度提升】
王海驚訝地發現,他按照指示打開了一個叫做引力發生裝置的開關以後,原本就驚人的速度居然又一次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