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章 奔赴北地(1 / 3)

這日,宛晴像往常一樣在唯品閣忙碌,若冰手裏拿著一些皮貨走過來。

“東家,這幾年的皮貨可是越來越少,越來越貴了,你看就這成色的皮貨現如今都要五十兩銀子一塊了!”

若冰拿著手裏的狐裘皮貨,宛晴仔細翻開看了看,成色不均,還有雜毛,這樣的成色售賣到五十兩屬實貴了些。

“按理說,這兩年西北和北地,糧草豐盛,又無天災,動物應該都會繁衍很快,怎會皮貨稀缺,致使市價抬高呢?”

宛晴也不知究竟,現如今已至秋分,很快便會入冬,唯品閣需現在就開始著手準備冬至得服飾,皮靴,可眼下沒有好的皮貨,再或者上好的皮貨一則太貴,二則皆賦稅給了皇族。

“會不會是,我們沒有找到好的貨家,所以才買不到合適的皮貨。”林若冰詢問起宛晴。

宛晴搖了搖頭說道:“前幾日我才同皮貨商的張掌櫃敘話,他也說起近兩年皮貨的生意不好做,皮貨大多都掌握在官府手裏,從百姓收購上來的皮貨,幾乎沒有什麼好的成色。”

“那就奇了怪了,要說賦稅,也不至於整個西北乃至北地,都將皮貨賦了稅,可要說沒有全部賦稅,那那麼多上等的皮貨都哪去了?”

宛晴和林若冰一樣百思不得其解。

蕭國共分一十六州,四十九個郡縣,這北地的中心地界便是涼州,涼州山地遼闊,卻冬季嚴寒,以盛產棉花和皮貨聞名,出了涼州,在往北,便是商朝邊境,於是宛晴經過深思熟慮後還是準備奔赴涼州看看當地的皮貨市價,想在冬季來臨之前,進購一批上等皮貨,順便打通北地的市場。

臨行前,宛晴將唯品閣交代給了林若清姐妹,與宋青檸,和小春二人,收拾行裝,便奔赴涼州。

要不說這古代交通不便,影響出行,從啟城到涼州距離說短不短,說長不長,放到現代,一趟飛機個把小時也便到了,可現如今已行走了近十日,才勉強進入涼州地界,這一路的顛簸簡直要將宛晴的五髒六腑都顛出來,就連行駛的馬車都換了兩輛。

到了涼州境外,宛晴與小春找了個驛站,稍事休整了一晚,第二日一早便進了涼州。

宛晴掀開轎簾,看到城牆上赫然寫著涼州兩個大字,於是二人過了崗哨,便下了馬車。

雖說剛剛到了秋末,涼州的氣候已經見冷,宛晴身穿青灰色薄貂絨外披,內裏是青色棉線長裙,搭配著羊皮小短靴,小春則是穿著新做的橘色坎袖花襖,內裏是翠綠棉長裙,還有宛晴特意為她做的貂絨耳包,她二人的穿著在這涼州,倒是不覺寒冷。

行至在涼州街道,街市兩旁人煙鼎沸,好個氣派景象,一路上她們主仆二人左看看右逛逛,終於看到了一家皮貨店。

進了店門,琳琅滿目的皮貨、棉貨,懸掛於牆麵,還皆都是上等貨色。

宛晴便指向店家牆上的一匹青狐皮問掌櫃的售價幾何,那掌櫃,端詳了一番宛晴的著裝,看著不像本地人,便問道:“姑娘,看著不像本地的,是打哪來的呀!”

宛晴一聽也覺奇怪,這店家不說貨物的價格,卻先開口詢問我何處而來。

“我確實不是本地人,聽說涼州的皮貨好,所以趁著冬季前,想來挑選些皮料,以備過冬。”

“哦,原來如此,可是今日小店暫不售賣貨品,小姐還是到別家看看吧!”

皮貨掌櫃的說完,便要做攆客的趨勢,這下可把宛晴徹底弄迷糊了,哪有店家開門不做生意的。

一連去了幾家,皆都有各種各樣的說辭,拒賣貨物,一時之間宛晴也不知其道理,於是便先找了家客棧暫且先住下。

到了晚飯時分,宛晴主仆二人到樓下用飯,隻聽見鄰桌幾人閑聊話茬。

“哎,聽說沒,咱們蕭國的三皇子宣王要來咱們北地巡視了,”

“是嗎?怪不得這街道這些時日到熱鬧起來了,還新開了許多家皮貨店……”

“哎呦,有些話咱們還是別說了,以免引禍上身。”

這三人,相談甚歡,你一言我一語的,倒是說出了點實情。

宛晴一聽,蕭成宣要來,原來那日來送東西的宣府小廝說起蕭成宣會前往北地,竟沒想到也是來了這涼州,看來這涼州果然有問題,不然朝廷豈會派人前來巡視。

身為老百姓,朝廷上的事可不是她該操心的,於是便叫來了小二準備點菜,那小二一聽召喚便身形靈巧的拿來了菜譜,宛晴一看,好家夥這不都是些東北菜嗎!什麼小雞燉蘑菇,酸菜燴白肉……看的宛晴是口水直流,宛晴現代的身份薛依依祖籍便是在東北,從小到大都居住在她東北的姥姥家,直到大學畢了業才前往上海做起了設計師,所以她對東北有著濃烈的感情,看到好久沒吃過的家鄉菜,嘴角便流起了口水,於是將喜愛的菜通通點了一遍,也不管他們二人是否能夠吃完,不多時,菜便已上齊,宛晴按耐不住,大口吃了起來,嘴裏還直呼,嗯!就是這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