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不是,隻是想與你閑聊幾句罷了。”腔調又一變化,又換了個人。
顯是那三老憋了幾百年悶壞了心思,故與青峰尋個話頭講話,一會兒問問此界風情,一會兒問問師承門派,可惜青峰在此界見識也是不多,倒是那三人知道得更多些,幾百年前落到此界時還遊曆了幾十年,那黃老竟還和那藥祖有幾分師徒之情。
青峰自也不是那愚笨之人,聊著聊著就把話題帶到修行上去了,但不問元神以下之事,隻問渡劫之事,那三人隻道他於元神之事躊躇滿誌,倒也不多講閑話。
然而這一問卻叫青峰聽來個別樣的情報。
“這元神往後,自有三千位業,往前一步,自是合天地本源,此乃步先天根基,成就了,便是神仙位業,往前去,便要壯大世界,成就小千,得小千位業,那便是天仙位業,再前一步,成就中千,結出金頂,便可算得金仙,再往前,你也曉得,亙古至今,造化大千至人是也,那些個掌了大千本源的,也隻能算得金仙一步上的人物,隻是憑著大千本源,比那些中千金仙有些本事罷了……”
“其實元神入先天也是一道修行,你算來已經比得元神真人,畢竟你已得大道真意,掌了木胎,入先天有四步,與元神修行一般,也是精氣神三道,一步步掌那先天胎,最後一記合胎,便可掌了此界先天一道,算是神仙了,這浮生天下,不似外處世界那裏還要與其餘七人爭須彌座,我們這裏頭一個掌先天的,那就基本是定數了……”
“精氣神三道,與你修成元神一般,隻是這精氣神又是別樣物件,先得煉去先天胎外衣,化作一身仙炁,而後以己之仙炁搏先天胎之氣,此消彼長之下,壯大自身元神,最後元神與先天胎相合,便成了,最後一步合胎最為凶險,過去了,那就是天地齊壽了……”
青峰如今已不是當年小生,門門道道一打聽,便悟得七八分,也知自家以往觀念閉塞,不知此間別有門道,浮生天大千世界與自家舊時所在世界不同,有大千至人元炁天尊司掌大千運行,舊時五劫便不複存在了,這便是大千至人,一念動而掌握億萬仙路玄關,他要你渡劫便渡劫,要你不渡便不渡,你要你生在此界,便無可違抗。
此界與舊時不同之處多矣,似乎還有與別處大千世界聯通,以那三老見識,倒也知道五衰五劫,聽聞還有各種劫數,有喚作七苦八難的,也有喚作十二天殛的,還有什麼七七四十九重劫數,九九八十一難見真,諸如此類說法,莫說書數量,便是門道也是千奇百怪,青峰也僅僅隻是記住,倒也不多問。
有問,此界不需渡劫,如此方便,別處大千修行之輩豈不是掙破頭來拜元炁天尊?玩笑,且不說那等小人物橫渡大千灰灰千萬次也不成,便是能成,那處大千便沒有大千至人看管麼?允得你來也須得兩位至人同意,你道誰人如此麵皮,還能得兩位至人照拂至此。
此類種種,不需問,青峰自能悟,“如此這般,若無大千至人照拂,修行便要難萬萬倍,但卻是自家掌握,不求外法,此間大千,有那十億世界,若及圓滿便有十億大羅,但其基本,與師傅那般大羅金仙差去太多,若是在自家世界中,那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一出界外,便如這三位,雖也是小千創主的身份,但以我觀之,莫說逍遙老祖,便是比之九幽那位白魔祖也不如,想來一身本事全都依仗了先天胎,算不得高明。此界所謂飛升,其實不過是尋不得先天胎,轉去別處世界,隻要一身本源能支持自己不仗外力可至別處世界,便可算得飛升了,與舊世所謂金仙飛升相去甚遠,那是一步踏入至人的境界,不可同日而語。”
青峰心頭一琢磨,便將這幾位定了性,也是他有幾分見識,否則舊世哪個聽得小千創主的名頭,恐怕就地跪了也不敢想他分毫。
如此青峰便懵懂明白了一些道理,修行一事,元神往後,其實與先天胎無關,先天胎隻是個台階,這台階擺法不一,便如元神之前修行方法千萬一般,說不定還有幾種變化,隻是以青峰見識,不知道罷了。
若是往大了去說,什麼金丹元嬰,什麼三花五氣,與先天胎一般,不過是修行的方法,道之變化,便如海納百川,自家若在江河之中,便總要歸海去,隻要在修行,無論哪種修法,都是可見大道的,隻是看自家是順風順水見大海,還是在哪處陰溝裏翻船了。
不過明白歸明白,青峰自也不是聖人,造不出空中樓閣,也隻能憑著至人遞過來的天梯一步步先走了再說,待及登頂時,一覽眾山小,怕是才能尋出別的路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