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畢業餘暉(1 / 2)

夕陽褪去了熾熱掛在江邊,馬路暫停了喧囂躺在昏黃的路燈下,行道兩旁的法桐托起修長的身影,尚有餘溫的江風拂過茂密的葉林沙沙作響,江城的傍晚在映日餘暉裏結束了一天的繁忙。

透過法桐密密麻麻的葉縫,暗沉的燈光散落到路邊小酒館的瓦頂,露天的場院上,段加林迷離的眼神望著在推杯換盞的同學,在歡聲笑語之間,他眼前浮現起這四年大學生活的點點滴滴。首先映入他眼簾的是長發及腰身形修長的背景,一席長裙轉身之間,明目皓齒的漸露讓他不由得會心一笑,林墨祺,這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女生,是他這四年來唯一堅持去圖書館的動力。繼而浮現的是父母佝僂的背影,父母數十年含辛茹苦,終於能在自己畢業之後稍微卸下千斤之擔,想到這裏他眼裏滿是對未來的期待,臉上也展露出歡快的笑容。

“一個人偷著樂啥呢,準在想林墨祺了吧加林。”宿舍老大一把拍在他的肩膀上。

“沒有沒有,來接著喝,祝哥幾個一路順風,飛黃騰達。”段加林倒滿酒杯,杯中酒一飲而盡。喝完這頓散夥酒大家將要奔赴全國各地,大部分的同學選擇了沿海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在校招的時候大家基本上都找到了工作,段加林憑借著優秀的畢業設計也得到了兩家沿海地區大公司的青睞,按照絕對大多數人的選擇,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簽下合同。但是他並沒有簽,也沒有把相關的情況跟家裏商量,因為相對於擇業他選擇了創業。

這個念頭的由來要從前幾天說起,每到畢業季一到來,宿舍門口收廢品的老大爺生意最旺的時候也就到,書籍,紙本,塑料瓶,一車一車的往外拉不贏。家裏近或者有條件有車接的同學可能會把自己的雜物帶回家,大多數的同學基本都是就地賣了,書本買的時候可能是幾十元一本,賣的時候就都是按斤稱,那時候的紙兩毛錢一斤,讀了四年的書一起也賣不了幾塊錢,但是也沒什麼特別好的處理方式,相對來說也算環保。賣完書還沒回到宿舍,就已經把賣書的錢花完了,兄弟夥一個一根雪糕,開開心心的回宿舍收拾東西,像極了敗家子的模樣。走在後麵的段加林注意到那收廢品大爺的老伴在一樓宿舍門口挨個詢問,好奇心促使他走了過去。原來大媽是在詢問是否有不需要的衣物,鞋子,被子這些,如果不要了她可以負責免費幫忙收走。段加林的第一反應是難道是收集這些用於愛心捐贈嗎,那時候的貧困山區確實非常困難,舊衣物這些捐贈過去確實是大量需要的。而且確實收集這些舊衣物的在當時很少見,收廢品的也基本不收舊衣物,除了捐贈,在當時來說沒有別的太大價值。大媽的回答是用於愛心捐贈的,但是段加林看著大媽如同收拾寶貝一樣打包著舊衣物,似乎嗅到了不一樣的氣息。

第二天一早,懷著好奇心的段加林騎著自行車到了學校附近的廢品站,詢問得知,人家根本就不收這些破爛。但是老板提了一嘴,聽說沙湖路走到頭右邊大樟樹下有一家廢品站老板收這些東西,可以去問問人家要不要。段加林飛快的蹬著自行車看到了那個大樟樹下人頭攢動的廢品站。小小的廢品站門口雖然看起來亂七八糟的東西堆著雜亂不堪,但是做生意的老板卻有條不紊,嘴裏叼著的煙從點燃就沒有離開嘴,一隻手拿筆在一本硬殼本上記錄著斤兩,畫著普通人看不懂的結算杠,另一隻手拿著稱餅熟練的來回盤撥。還有兩個穿的髒兮兮的工人在熟練的搬運碼放各種剛收的廢品,麵對著源源不斷的來賣廢品的顧客,一個繁忙而有序的小作坊。段加林看老板一時忙不開,先走進放貨的倉庫逛了起來。書本,紙殼,塑料瓶,玻璃瓶,金屬類,這些平時生活中看起來不顯眼的東西,在這廢品站的倉庫裏,按各自的品類堆積成一個個小山包,看起來還是有點壯觀的。走到倉庫的角落處,段加林發現了眼熟的包裹,用床單,被褥,或者是窗簾打包起來的,一個疊一個堆到了倉庫的頂部,通過對折的角縫隙,果然看到裏麵包裹的是衣物之類的東西。這時候倉庫的後門打開了,走進來了一個紮著馬尾辮,背著個斜挎腰包,個子不高瘦黑但眼神幹練的中年婦女。得知段加林是來問這邊收不收廢舊衣物的,老板娘清脆又響亮的嗓音說著收,越多越好。果然段加林在這得到了不一樣的答案,老板娘表示這個舊衣物這些東西是幫人收的,以前這東西沒人要,現在有個老板收這個,捐贈什麼的不太清楚,回收的價格跟字殼差不多,而且也不用自己送貨,那邊定期有人過來拉貨,看著比較省事還能賺點錢就順帶幫著收。段加林從老板娘那得知明天這邊會出一車貨,寒暄了幾句之後就離開返回了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