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9章、征服澳洲的最後一戰(上)(3 / 3)

但是,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的職業軍人,辻政信中將早已習慣了這樣令人作嘔的恐怖場景,故而對此視若無睹。相反,看著墨爾本市政廳屋頂上飄揚的太陽旗,他反倒是滿心洋溢著一股飄飄然的感覺。

——過去的三百年中,西方白人總是吹噓他們如何機智過人,如何勇敢剛毅,如何在四海稱霸,所向無故。什麼新玩藝兒都是他們發明的,什麼新地方都是他們發現的,他們是文明的主導者,每一條科學上的定理,每一個海外的山脈、河流、島嶼,都留著他們的名字。任何有色人種,隻配當他們的奴隸和附庸。

現在,這一切完全顛倒過來了。輪到自己這些被蔑視了幾百年的黃種人,從他們手裏奪回這個世界啦!

想想開戰初期美國人的戰略方針,都已經被大日本皇軍揍成這副熊樣了,還在搞什麼“歐洲優先”,真是聽著就感覺好笑……不過這也難怪,自從進入大航海時代之後,“神秘東方”的光環早已褪色,近代以來的西方白人曆來蔑視黃種人,蔑視東方。不認為低劣的東方人能夠給高貴的西方人造成多大的麻煩。卻忘了東方人同樣有著幾千年的戰爭經驗,也一樣能夠如饑似渴地學習各種戰爭技術,更不惜為了贏得勝利而付出沉重代價。美國人在戰略上對日本人的這種自以為是的蔑視,就是他們丟失澳洲的根本原因。

當然,皇國為此也付出了極其沉重的代價,整整兩千萬軍民在戰火中“玉碎”,日本列島上超過一半的城市淪為廢墟,甚至直到今日,帝都東京也還在美英白畜的鐵蹄下呻吟……但這都是必要的犧牲。為了民族的光輝未來,腳下這八百萬平方公裏的廣袤大陸,自己這一代人無論如何都必須咬緊牙關堅持到底才行!

——古往今來,哪一個偉大帝國的崛起,不是從屍山血海、連天戰火之中走過來的?羅馬人曾經差點被迦太基名將漢尼拔打斷脊梁骨,俄國人承受過在拿破侖大軍麵前被迫火燒莫斯科的慘痛,就連美國人也曾經被英軍縱火燒掉過白宮……但他們都承受住了這一切的挫敗和犧牲,才贏得了各自揚眉吐氣的輝煌時代。

同理,日本人既然期盼著建立屬於自己的帝國霸業,自然也得有犧牲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覺悟。

不過,現在還不是進行這種哲學家式發散思考的時候……畢竟眼下連澳洲的這一戰都還沒有打完!

想到這裏,辻政信中將不禁抬起頭來,眯縫著眼睛望向南方那片陽光燦爛的海灣,以及遠在海平線後麵的香克角——盟軍在澳洲大陸上的最後陣地。對於這股殘敵的打算,辻政信中將自認為是一清二楚。

要知道,當年他也是踏足過菲律賓戰場,親自參加過那場讓麥克阿瑟揚名天下的巴丹半島之戰的。

“……哼哼,想要在澳洲的最南端,重演一回菲律賓的巴丹之戰?想法倒是不錯,可你們這些白人把我們當成什麼了?莫非以為橫掃太平洋的堂堂皇軍,竟然連吸取這點兒經驗教訓的本事都沒有了嗎?”

——當初日軍之所以在菲律賓的巴丹半島栽了個跟頭,首先是吃了輕敵大意的苦頭,以為隻要一頓炮火就能嚇得敵人潰敗投降,結果冒冒失失地撞上了麥克阿瑟布置的堅固工事,狠狠地挨了一記悶棍;其次是日軍的兵力不足,投入巴丹半島作戰的日軍進攻部隊,不僅是斷斷續續先後到位,打成了拖遝的添油戰術,而且作為進攻方的日軍兵力,居然始終少於包圍圈內的美菲聯軍人數!再次是海陸軍配合不佳,當日本陸軍在地形狹窄的巴丹戰場上冒死猛攻的時候,海軍艦隊沒有從背後進行足夠烈度的炮火支援……然而,上述的這一切都不可能在香克角重演了:如今的日軍深知困獸猶鬥的道理,並不急於強攻這些已經陷入死地的殘敵。

——“……暫時先在墨爾本休整幾天,等著航空兵和海軍把香克角給轟平了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