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日軍還不斷派遣飛機轟炸盟軍的戰線後方,破壞橋梁和公路,幹擾阻滯盟軍預備隊的調動和增援。
雖然這個戰術十分簡單,但是盟軍卻很難有效應對——利用東京核爆和舊日本帝國崩潰,給前線日軍帶來的思想混亂,墨爾本的盟軍在幾個月之前發起過一場轟轟烈烈的大反攻,盡管隨即在堪培拉城下慘遭重創。但盟軍還是把控製區擴大到了十萬平方公裏左右(相當於一個浙江省),幾乎收複了半個維多利亞州。
——能夠擊退日軍,收複大片土地,對盟軍而言自然是可喜可賀,但在沒有任何生力軍補充加入,反而還要抽走部分兵力轉用於其它戰場的情況下,澳洲盟軍控製區的突然擴大,就意味著前沿戰線的猛然拉長和兵力密度的急劇下降。相當於從一個握緊的拳頭,變成了攤開的手掌,抗打擊能力自然是大大削弱。更別提隨著戰線的大踏步前移,盟軍還不得不離開他們修築營造了兩年的堅固工事,暴露在無遮無攔的曠野之中……結果,反攻失敗的澳洲盟軍還沒來得及重新修築起一條防線,回血成功的日軍就氣勢洶洶地掉頭殺來。
另一邊,如今澳洲日軍的兵力雖然沒有增加太多,但後勤卻是大大的充實了,各種火炮、機槍、彈藥、坦克、卡車、飛機、糧秣都在流水似的一船船運到悉尼、布裏斯班等日軍控製的港口,也不知大本營是從哪兒搞來的這麼多軍火物資。前線的日軍士兵這陣子天天吃“大和煮”牛肉罐頭,都快要吃到吐了。
這一點在實際交戰之中表現得還要更加明顯,光是在昨夜進攻布羅德福德鎮的前哨戰之中,辻政信中將麾下的第一百五十二師團,就動用了二百多門重炮,平均每門火炮都發射了至少五百發炮彈,簡直是過去從來都不敢想象的奢侈……而在進攻部隊更多的東線和西線,日軍投入的遠程火力還要比北線更加強大得多。
麵對這樣排山倒海、天崩地裂的飽和轟擊,被嚴重分薄了兵力又來不及修築永久性工事的盟軍,自然是兵敗如山倒。再加上日軍還掌握著戰場上的製海權和製空權,一路猛攻自然是摧枯拉朽,所向披靡。
但是,這種橫掃千軍如卷席的輕鬆狀況,也已經快要到盡頭了:身為北線指揮官的辻政信非常清楚,自己腳下的布羅德福德鎮,雖然距離墨爾本市區隻有五十公裏,但想要走完這段路可並不容易——跟布羅德福德鎮這樣守備鬆懈、工事簡陋的前哨陣地不同,隻要再往前推進幾步路,進攻的日軍就會一頭撞上“美英鬼畜”苦心經營了好幾年,拱衛著墨爾本市區的核心陣地,那才是真正考驗自己這些日本軍人的時候。
在過去幾年的反複拉鋸戰之中,以無數屍體作為代價,盟軍已經在墨爾本的近郊,依托山丘和河流,逐漸構築起了一條全長二百多公裏的嚴密防線,包括了地雷場、鐵絲網、防坦克壕、鋼筋混凝土地堡和四通八達的地下坑道,配備了無數的機關槍和火炮。既像是一戰的西線戰壕,又像是日俄戰爭之中的旅順防禦工事。
之前,山下奉文大將和麥克阿瑟元帥已經圍繞著這條防線整整較量了兩年,各種奇計百出,但日軍始終沒能突破這條防線,殺進墨爾本市區。而若是不管不顧地正麵強攻的話,恐怕兵力損失會多到根本無法承受。
因此,當外圍那些不堪一擊的肥肉和棉花糖被消化完畢之後,日軍就會再一次啃上這塊熟悉的硬骨頭。
而即使是到了現在,辻政信也想不出什麼能夠輕易得勝的奇謀妙計——日軍和盟軍雙方已經在這片戰場上廝殺了太久太久,對這片土地,對各自的敵人都了解得太多了,區區小花招根本隻是貽笑大方而已。
“……到頭來還是隻能以力破巧,靠著炮火和人命去拚嗎?”再次研究了一番地圖之後,辻政信無奈地搖了搖頭,然後喊來了一個值班的參謀,“……蘇聯人援助的那批仿製德國飛彈,現在運到哪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