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之前的大半年時間裏,因為東京核爆對澳洲日軍造成的巨大衝擊,以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傾巢北上,墨爾本前線的軍事壓力大減,而針對盟軍的海上封鎖線也自行瓦解了。五角大樓趕緊抓住這段短暫的安全時間,組織遠洋運輸船隊向墨爾本搶運了大批的糧食服被和軍械彈藥,回程的時候又陸續運走了近百萬傷員和難民……當然,五角大樓也從墨爾本抽走了相當一部分兵力,讓麥克阿瑟大帥帶到了日本戰場……
總之,如此這樣一番折騰,再加上之前那場失敗的堪培拉反擊戰,一口氣報銷了十三萬盟軍官兵,最終使得墨爾本這邊陸陸續續減少了一百多萬張吃飯的嘴巴,後勤給養變得寬裕了很多。最起碼,布置在第一線的盟軍作戰部隊,暫時都能吃飽穿暖了,甚至還能在晚上弄一頓午餐肉意大利麵,作為宵夜打打牙祭……
又過了片刻,在往湯裏撒了胡椒粉之後,一小鍋香噴噴的黑胡椒番茄醬午餐肉意大利麵條,就在煤油爐上被煮好了。引人垂涎的番茄和胡椒氣味,配合著斯帕姆午餐肉的油脂香氣,一時間一齊撲鼻而來。負責掌勺的喬治讓眾人拿出飯盒或茶杯,盡可能公平地給每個人都分了一勺麵條,再澆了一勺濃稠的湯汁。
唐尼剛剛拿到自己的那一份意大利麵,就急不可待地用叉子戳起一塊午餐肉,蘸了蘸旁邊一罐打開的墨西哥辣醬,然後一口吞下,隨即嘴巴緊緊地收住,眼睛爽得眯起來,享受著嘴裏彌漫的油膩和辛辣滋味。
“……好棒的滋味……這才是我們美國人應該過的生活。”好一會兒之後,他才緩慢地咀嚼了幾下,咽下了嘴裏的午餐肉,“……可惜沒有火雞、玉米派和巧克力,也沒有白蘭地和威士忌……”
“……別異想天開啦,夥計!想想去年春天捏著鼻子啃袋鼠肉,配給麵包每天隻有兩百克的悲慘日子吧!現在有意大利麵條吃就該感謝上帝了!嗯,冬天就該吃得辣一點兒才好……”
在給大家分完了麵條之後,負責掌勺的喬治先是往自己的那份麵條裏又放了許多胡椒和辣醬,然後直接端起飯盒,“咕嘟咕嘟”地大口大口喝了起來。一邊喝湯一邊用叉子就撥拉著麵條和午餐肉往嘴裏送。
其他人見狀之後,也紛紛有樣學樣、如法炮製,端著飯盒將加了大量辣椒、胡椒等辛香料的熱湯麵灌進肚子,每個人的頭上很快都微微地冒出了一絲汗漬,被凍得有些不舒服的胃部和手腳也開始覺得發熱了。
隨著身上有了些暖意,諸位美國大兵的話匣子也都被紛紛打開,你一言我一語地閑聊起來。
“……說起來,澳洲這地方的氣候還真是挺不錯,夏天不太熱,冬天也不太冷,連雪都不會下一場,比我的緬因州老家溫和得多了,那裏每年冬天都要下暴雪,一場大雪下來,家家戶戶的房子都能被埋了!”
“……可惜就是物資太匱乏了,麵包、罐頭、黃油、咖啡、香煙、威士忌、可口可樂,什麼都缺!”
“……姑娘們倒是挺熱情的,一塊巧克力就能把她們泡上……然而我們自己也沒多少存貨。”
“……而且連牙粉牙膏都經常斷貨,有時候都感覺自己的嘴臭得不好意思出去泡妹子了……”
“……之前有一陣子洗澡甚至沒肥皂可用,衣服總也洗不幹淨。最近才發到了幾塊……”
“……還有後方的郵件也是時斷時續,不是中途失蹤就是延遲得可怕!我在上個月居然收到一封三年前寫的信!是我妻子寫的,想要問問給那時候剛出生的小兒子起什麼名字……見鬼,以我那個德裔老婆的死心眼兒,因為一直收不到回信的緣故,說不定真的叫了我家兒子三年的‘無名’(Noname)吧!”
“……得了感冒也弄不到阿司匹林,軍醫不知從哪兒搞來一些野草和樹皮,煮成一鍋黑乎乎的藥湯讓我喝,說是什麼土方子,跟女巫的魔藥一樣……結果我喝了之後非但感冒沒好,還一連拉了幾天的肚子……”
“……見鬼,我們為什麼要來這個鬼地方打仗?和日本鬼子打生打死的都是我們這些倒黴的窮人,那些高高在上的議員將軍們卻在安全的地方下命令!憑什麼要用我們的死給他們賺取功績和利益?”
“……是啊,從開戰至今,政府說是要我們保家衛國,可是戰場幾乎都是在其它國家的地盤上。就算是菲律賓,也已經在開戰前獨立建國了……美利堅小夥子的血都要被這些不爭氣的盟友給耗幹啦!”
“……有什麼辦法呢?白宮和國會山雄心勃勃地想要當救世主,反正需要犧牲丟命的又不是他們……”
——在條件艱苦、物資匱乏的澳洲戰場上,那些土生土長的澳大利亞士兵,或許還有著保衛家園的天然情感,以及複仇雪恥的滿心壯誌,哪怕戰局再怎麼惡劣,也能咬著牙齒苦苦支撐。
但是這些遠赴重洋而來助戰的美國大兵,在經曆了這麼幾年殘酷而又艱苦的戰爭折磨之後,最初的士氣和鬥誌均已消磨殆盡,心中已經隻剩下了無窮的疲憊和倦怠,還有對故鄉和親人的無盡思念。
事實上,當澳洲戰場剛剛開辟的時候,這些美國大兵們的精神氣和鬥誌還是很不錯的,一個個滿心充斥著大航海時代開啟的幾百年來,白種人對有色人種固有的蔑視和傲慢,還有被“劣等民族”打了一巴掌的羞惱和激憤。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年戰鬥之中,殘酷的現實卻給了他們狠狠一記耳光——從日軍登陸澳洲開始,盟軍幾乎一直是屢戰屢敗,若是能夠在防禦戰之中擊退日軍的進攻,就已是了不起的成功。至於盟軍主動發起的野戰反攻,則是幾乎全部以慘敗而收場。即使最初取得了一定突破,接下來也肯定是更加慘重的崩潰。
就這樣,一次次的失敗和戰爭中的種種慘狀,讓看不到勝利曙光的基層美軍官兵,對這場“保衛白人文明世界”的戰爭迅速熱情降溫,作戰態度變得逐漸消極,整體士氣更是日益低落,積極性和效率一天比一天差。等到東京核爆之後,被打了一劑強心針的澳洲盟軍,再次拖著疲憊的身子,發起了開戰以來最大規模也是最後一次的反攻,可惜最終依然以慘敗而告終……雖然同樣疲憊不堪,但澳洲人早已是騎虎難下,在貪婪的東方入侵者麵前,他們根本沒有選擇和後退的餘地,失敗的下場就是像美洲印第安人一樣永遠失去家園。拋開國家大義和民族榮譽不提,就算是為了自己的生活,他們也隻能像輸紅眼的賭徒一般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