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九 解席的複仇之戰(五)(1 / 2)

後金軍對付這樣的敵人也不是沒經驗——當即便有幾十個同樣身披多層重鎧,手持巨斧鐵錘的壯漢走上前去準備迎戰——所謂“重甲”能夠防禦的隻是弓箭弩矢,在錘斧這類硬家夥麵前是沒什麼用的。隻有“重兵”才能對付“重兵”,這便是後金的經驗。說起正麵硬幹,女真勇士可沒怕過誰!

從缺口對麵果然先緩緩升起一頂閃耀著金屬光澤的頭盔,然後便是見棱見角,看起來就非常結實的護甲……雖然明知道用處不大,這邊的後金弓箭手依然先射出了幾支箭,然後便被彈開或擋住,果然毫無作用。那個笨拙的重裝綠皮兵依然在緩慢而堅定的踏著腳下木板,一步步走上城牆。

在木板的兩側,有許多綠皮兵努力撐扶住板子,但即使如此,這條臨時通道依然十分狹窄脆弱,一次最多同時上兩個人。而缺口的另一邊,十幾名後金刀斧手早已虎視眈眈,就等著對麵那人一冒出來就立即湧上去將其亂刃分屍——你本事再大,總頂不住十幾把刀斧的圍攻吧!

然而對麵那個重甲綠皮並沒有貿然衝進這邊殺氣騰騰的刀斧陣,當他在缺口那邊露出半個身子以後便停止了行動。雖然隔著厚重麵罩,這邊的後金兵卻似乎能感覺到,那人眼中顯出了一絲笑意。

然後,那人舉起了一支較為短小,但樣式更加精巧複雜的火銃,黑洞洞的銃口也沒刻意瞄準,就隨意對著缺口這邊。而與此同時,第二個同樣裝束,手持同樣武器的重裝綠皮也從缺口邊冒出了頭……

“嗒嗒嗒……嗒嗒嗒……轟!……轟!”

當短促的連發槍聲和手榴彈爆炸聲接連響起時,這場攻城戰便進入到了垃圾時間。

僅僅十餘天之後,尚可喜帶著大隊人馬趕回來了。

從他的廣鹿島防地到複州城下,要橫穿遼東半島,雖然隻是南端較為狹窄的一段,卻也有足足一百五十多裏的路程。加上從廣鹿島渡海,上岸的時間,以明軍素質,能在十來天中走完這段路程,絕對是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了。

尚可喜原本對此還有些小得意的,在他想來如此之快的速度,當他帶人趕到複州城下時,戰鬥多半還未打完。到時候自己手下這些兵沒準兒還能發揮關鍵作用呢——雖說短毛大方,願意送一份大禮給自己,但如果自家不展露一些真本事的話,就算從對方手裏拿到了好處,心裏也不踏實啊。

抱著這樣的念頭,他一路督促部下迅速行動,但到了複州左近之後卻稍稍放緩速度,好讓部下們恢複些體力,以便迎接隨之而來的惡戰。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當隊伍趕到複州城下時,卻見城池裏麵安安靜靜,根本不象是在打仗的樣子。尚可喜頓時大驚,心說莫不是短毛太廢,已經被韃子打垮退兵了?若是這樣那自己的隊伍豈不成了送菜上門?

好在這樣的緊張並沒有持續太久,因為他很快便看到複州城頭上已經飄揚著一麵日月金龍旗,這也是短毛軍隊唯一與大明軍隊相類似的地方。

於是尚可喜抱著驚詫和欣喜的複雜情緒進了複州城,他原本想要“露一臉”的計劃宣告失敗了,但那座看起來非常完整,好像根本沒有經曆過戰爭一樣的複州城卻又給了他一份欣喜——解軍門可是答應把複州城中一切都留給他的!城池保留越是完整,他撈到的自然越多。況且尚可喜跟瓊海軍一起行軍數日,早就被短毛軍隊的“土豪”給亮瞎了眼。所以他一點都不擔心對方會食言,以瓊海軍的家底,肯定看不上韃子的那些倉儲物資。

唯一讓他有些想不通的,就是複州的韃子兵為何會這麼輕易把城池交出來?那幫人可不是什麼軟弱之輩。不過這個疑問在他靠近複州城門後便得到了徹底解答——大老遠就能看見城門邊道路旁,高高堆起了一個土堆似的玩意兒,而等靠近以後,就連尚可喜這樣自幼從軍,久經沙場的宿將都給嚇了一大跳。

——那“土堆”完全是用一顆顆齜牙咧嘴,腦後梳著金錢鼠尾辮的腦袋磊出來的,瓊海軍竟然在複州城下用後金兵的人頭堆出了一座京觀!尚可喜跟後金作戰多年,一眼就能看出那些腦袋絕對都是“真夷”,一點沒用漢軍旗來充數,數量估計足有三百多!

“他們這是怎麼打的,滿城守軍,竟然都沒幾個逃走的?”

尚可喜心頭頗為納悶,以他的經驗,三百多顆真夷的腦袋被砍下來,意味著肯定還有一倍以上的漢軍旗和雜牌兵被消滅,瓊海軍這一戰至少幹掉了上千韃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