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七 釣魚(1 / 2)

“除此之外,在那些花費巨大的項目進行之時,財政部門的人員就要介入其中,實時對資金流向進行監控。一方麵是防止有人員貪腐行為,另一方也可以保證項目開支不至於脫離預算,如果出現了這方麵的苗頭,在前期比較容易發現並且做出調整——所有這些和經濟活動有關的事情,全都是需要財政部門介入的工作啊!怎麼可能清閑得下來——我們的財政部門雖然有幾百號人編製,可平時一個個還都是忙得跟狗似的。他們內部最常說的一句話便是‘進了財政部,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用!’”

郭逸按照他以往活躍課堂氣氛的習慣,用一個小笑話結束了他的介紹,但在座那幾位明朝高官卻沒一個笑得出來的。他們都在沉思,在思考,在試圖努力理解郭逸所說的一切。

其中畢自嚴的表情尤其豐富:他一邊愁眉苦臉的想著,一邊時不時在紙上勾勾畫畫,卻又時不時的拉一拉扯一扯自己的頭發胡子。大約是在為某些詞彙難以理解而感到痛苦,卻終究拉不下麵子去向郭逸這個小年輕詢問,看起來真是可憐極了。

另外幾位官僚都頗為同情的看著老畢,作為政壇老手他們其實完全能理解畢自嚴今天的作為——上來先雜七雜八貌似扯了這一大通閑話,其實是為了能打探一下短毛的虛實內情,如果順便還能探一探短毛的家底則更妙。就好像商家之間做生意,總要知道對方的大致實力才好打交道。

這幾天郭逸等人通過閑聊談天,覺得這幾位明朝大員也不過如此,殊不知對方也在對他們進行試探。幾次接觸下來,都覺得這群短毛小夥兒普遍沒什麼心計,當然不能說蠢,隻是在待人接物方麵,似乎都太天真了一點,感覺就好像那些從小生長在富貴人家,沒吃過什麼苦頭,不知人間險惡那種。

當然程度有高下之分,陳濤算是最沒心機的,郭逸次之,對林漢龍的評價高一些。但總體來說,以大明官場的標準,這幾位都隻能算是“傻白甜”——如果周延儒們知道這個現代詞彙的話。

——不過是一幫掌握了些奇技淫巧,便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毛頭小子。若當真進入大明官場打拚,估計用不了多久便會給人生生玩死——當林漢龍等人在悄悄鄙視這些大明官僚的經濟頭腦時,殊不知對方那猶如和煦春風般的笑容下麵,也滿是對他們的不屑。

隻是這幾位都自重身份,畢竟他們是朝廷高官,士林領袖,總要愛惜些羽毛,不方便使用一些小手段。但畢自嚴就不同了——至少目前他還是白身,無官一身輕,也就不必有什麼顧忌。

所以由老畢出言試探最合適不過,以畢老頭兒的宦途經曆之豐富,對付這幾個毛頭小夥子還不是手到擒來——當畢自嚴在同郭逸交談時,周延儒等人都是笑眯眯在旁邊用一種看釣魚的眼神看待他們。

果然老畢這才稍稍一挑逗,那姓郭的小夥兒就上鉤了。

他開始說了……

他還在說……

他說個沒完了!

……我暈這小子在幹嘛?把我們當一群蒙童嗎?唯恐我們聽不懂他的文辭?這裏可全都是兩榜進士出身!還有狀元!

好像還真聽不太懂……但似乎非常重要啊!這姓郭的小子當真是說出了許多關於短毛的內情,居然連那個核心機構“委員會”是怎麼運作的都給解釋了一通——還是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

不象是假的,因為聽起來太有道理了,然而這卻更讓人覺得驚恐——這種治國理政之術,豈是一般人所能習得?天下間絕沒有哪一個學者大儒會隨隨便便傳授這種學問,甚至哪怕是在帝皇之家,若非儲位有望的嫡係,尋常庶子旁支也不該接觸到這些的。

——這個姓郭的小子知道自己說了些什麼嗎?就他今日所談,放在任何一個世家大族,都是足以作為維持家族百年不墮的不傳之秘!就算周延儒,錢謙益這類大明的頂級文人,此時也都在默默記憶,打算回去後第一件事就趕緊把這些內容抄記下來,免得有所疏漏。

那些人尚且如此,畢老頭兒更不用說了——他已經完全沉浸到郭逸所說的那些內容中去了。明帝國是標準的家天下體製,天子做為家長掌握一切權力,財政大權當然更不例外。戶部隻有保管和統計之責,說穿了就隻是一管倉庫的。對於倉庫中的錢糧物資該怎麼支配,發出去之後該怎麼使用,戶部其實是沒有任何管轄權的,甚至連建議權都沒有——如果戶部尚書沒入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