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六 棋逢對手(下)(2 / 2)

畢自嚴隨手指了指陳濤,卻見他一臉傻愣愣模樣,不禁笑道:

“你該不會是從來沒去領過吧?”

見陳濤居然當真點了點頭,畢自嚴禁不住苦笑了一下:

“果然是不缺錢的主兒,不過本朝俸祿微薄,有些能耐的官吏都不會指望俸祿過活。作了一輩子富貴官兒,卻不認識戶部門頭的大有人在,也不獨獨你一個。”

輕輕歎了口氣,畢自嚴又繼續道:

“除了左右侍郎經常要帶人在外麵跑,催查各地賦稅,算是比較辛苦的。清吏司的那些郎中主事也就是每月分發俸祿糧餉之日忙一些,另外有地方上有稅銀糧米解送上京,清查入庫之時會比較忙,平時還是挺清閑的。當然若是逢到有治河,賑災,兵事,造陵之類額外大筆支出時,需要從各處庫房調配物資,重新核對賬目,那就比較累了。實在人手短缺的時候可以去國子監找些太學生來幫忙——不過這種時候畢竟不多。”

郭逸一直耐心聽著,等到畢自嚴住口之後許久,方才驚醒般問道:

“這就沒了?”

“是啊,沒了。”

畢老頭兒笑眯眯看著他:

“郭小友以為還該有什麼?”

“您剛才說的那些,不過是日常開支與統計,這種事情一名會計一個出納就能搞定。可財政部門最重要的工作:協助編製政府預算,控製項目決算,以及對重大投資項目的審核……這些您都沒提及啊。”

這下子反而對麵那幾個官兒發愣了:

“……什麼預算決算?投資審核?”

郭逸揉了揉額頭,再一次恍惚有在夜校中麵對那些農民學生的感覺。考慮了一下措辭,他拿出上課時的態度道:

“咱們舉個實際例子來說明吧:比方說前段時間,有人建議修築一條從瓊州到臨高的公路。那麼首先是請工程部門作出施工方案,並且拿出前期概算:就是預計整個項目大約要花多少錢。然後便拿到我們財政部門來進行申報:其一是確定是否需要花這麼多錢。其二便是看咱們能不能拿出這筆錢來,如果拿不出來,能否通過其它手法籌措——最終決定是找貿易公司借款。錢的數目和來源都確定之後,便拿著這些資料上委員會去討論——諸位大約聽說過,就是咱們瓊海軍的決策機構。”

對麵幾位大明高官都微微頷首,臉上表情都頗為嚴肅,顯然已經意識到郭逸說的這些內容極為重要。這邊林漢龍也皺了皺眉頭,但並未阻止郭逸的發言,而後者也繼續介紹道:

“在委員會上大家從各方麵分析利弊,決定這條路該不該修,最後討論是通過了,於是項目便正式成立。財政部把前期費用撥付到工程部門,由他們委托施工單位進行承建……路是分成一段一段修的,每修好一段,工程部驗收合格之後,財政部才會按照協議付餘款。而在整個項目完成之後,財政部還要進行整體項目決算,統計最終開支。如果最終花費金額超出了原先概算,還要查找出原因,向委員會彙報……而這隻是我們財政部門監管的諸多項目之一。”

“其它比如出兵山東或遼東,從大陸上吸納難民,在各地興建移民安置村……諸多項目,隻有財政部門把各處申報上來,需要花錢的項目統計整合以後,再結合每年的計劃收入,作為決策機構的委員會才能知道哪些地方需要用錢,而錢又可以從裏哪來。然後他們便可以根據項目的輕重緩急,以及我們的總體收入狀況,盡量安排收支平衡——這便是政府預算了,通常以一年為單位。”

盡管郭逸很努力地盡量用淺顯語言闡述觀點,但他的這番言辭中還是摻雜了太多的新名詞,顯然對麵那幾位大明官僚聽得很都吃力。但他們卻沒有任何打斷或詢問的意思,反而一個個緊鎖眉頭,聽得聚精會神,惟恐漏過了一點。其中畢自嚴更是拿出紙筆不停記錄,絲毫不在乎丟麵子。

“而另一方麵,財政部門也需要對前一年的所有收入和花費進行統計,看是否符合之前的預算。是超出了還是有盈餘,如果做不到平衡的話,至少要讓決策者明白錢花到哪兒去了,又該如何設法彌補……這便是決算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