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九 新的形勢(2 / 2)

更為要命的是,關於這支叛軍主力部隊的動向,隻要稍稍換位思考一下就不難作出判斷:眼下叛軍前有堵截後有追兵,數萬人馬都聚集在那處小小黃縣,人吃馬嚼光每天的糧食消耗便是個大難題,拖延下去肯定沒什麼前途的。要想生存下去,叛軍的最佳策略肯定不是回頭去和搶功心切的遼東明軍死磕,而是順勢北上,打垮背後那支兵力薄弱,隻有區區三千餘人的南方軍,奪回登州府,倚城死守。

俗話說“歸師勿遏”,對於一支數量龐大,又急於逃回老窩的哀兵,如果換了其他明軍,與其正麵對抗還是有相當風險的。然而瓊州軍卻沒有後退餘地,他們倒不怕正麵對抗,隻是這樣一來,免不得要以兩千之眾硬頂對方數萬大軍的猛攻,這正是參謀組預先要盡力避免的局麵。

“倒黴,我們好像攻的有些急了,早知道遲幾天登陸奪城就好了。不好意思啊,夥計們,時間算太死了。”

龐雨很有點後悔,他原來的想法是掐算好時間,等這邊奪取府城的消息傳過去,那頭沙河大戰也差不多打完了,這樣叛軍實力已然大損,縱使回頭也不足為患。

而另一方麵,當初作此謀劃的最主要原因是——如果運氣足夠好的話,正巧在雙方大戰時這消息傳至戰場,那可就是決定性的因素了!

——想象一下,正當前方兩軍正在激戰,大明將士們盔殘劍折,都是疲乏到了極點的時候,有那麼一位騎士橫空而出,高舉一麵“瓊”字大旗一路奔行,為全軍帶來登州已然光複,敵軍老巢已失的大好消息!……而叛軍則是軍心大亂,自相踩踏死傷無數潰不成軍,官軍沿途追殺斬首過萬——所有這一切都是有賴瓊州軍威名所至,被戰場上幾萬人同聲傳頌,那將是何等的光榮與驕傲!

……所以廖勇所派出的那名手下,特地讓他把“瓊”字旗帶在身邊了,可惜沒能及時趕到。而叛軍方麵得到消息又偏偏早了那麼一天!最讓人無奈的是:號稱大明第一鎮的關寧鐵騎居然遲緩到能讓好幾萬敵軍在眼皮子底下從容撤退,實在是令人扼腕。

“哎,看來這種高難度動作,隊伍裏頭沒有一個姓蕭的還就是玩不轉哪……”

龐雨低聲咕噥了一句,回頭見敖薩揚捧著那本“文史紀錄”又翻了幾頁,隨後便珍而重之將其收到硬皮革的公文包裏,見龐雨看過來隻笑了笑,扶一扶眼鏡:

“下麵用不上它啦,金手指階段已然結束。”

“接下來可就要完全靠我們自己的判斷了……不過也沒什麼好擔心的。我們這次到山東本就是存了打一場硬仗的心思,眼下這個機會,正好鍛煉部隊!”

作為全軍統帥的解席依舊信心滿滿,對於參謀官的小小失誤也沒放在心上。

“既然明軍還沒來得及動手,那就由我們親手去把叛軍打垮,也算是盡我解某人對家鄉父老祖輩的心意吧……好啦兄弟們,今夜且安心休息,待明天出手,搞定他們!”

為了防止夜間遭到敵軍突襲,按照曾國藩“結硬寨”的好習慣,瓊海軍在下午天色尚早時便開始安營紮寨,士兵們挖掘塹壕修築土牆,迅速在天黑之前布設出一座防護能力相當強悍的宿營地來。

起初時在那幾位明使眼中,瓊州軍的營地很不正規——除了幾座木製高哨塔外,整片營地隻是用挖土形成的壕溝和胸牆作為掩護,連道最起碼的木頭寨牆都沒有,這樣的營壘能擋住敵軍衝擊嗎?他們對此是很有疑問的。

不過這幾位現在都已經比較識相,不敢再隨意評論短毛的行為。果然,不久之後他們便看見短毛軍開始在營地最外圍布設一種古怪的防護器具——用金屬絲編成的鐵線,上麵枝枝丫丫盡是尖刺,團成一個個大圓卷兒,布設時隻需要鬆鬆垮垮的拉開來,用木樁子固定住兩頭,並在中間打上幾根支撐,便形成一道相當險惡的阻礙。前後布置個兩三層,上麵掛些鈴鐺,再往中間地上撒上一層鐵蒺藜……

如此一來,外麵人再想要鑽過來,可就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