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初聽到這壞消息的時候,吳南海立即發出了一聲慘叫:
“天!好多東西才剛剛種下去啊,都不能移栽的!”
可憐的眼鏡男,他之所以來到海南島那麼久之後才把那些珍貴的作物種子給種下去育秧育苗,一方麵是因為這些種子數量極其稀少,有很多甚至是單株獨苗——他本來隻拿來做標本的,種類雖多,單體數量當然不可能很多,所以必須要等最合適的季節。
而另一方麵,就是怕戰亂會影響到農場。好容易春天到了,看看局勢也還算平靜,這才下定決心在這邊搞育種基地。
沒想到剛剛播種完,卻又要打仗了,這可如何是好?
“慌什麼慌,把他們打回去就是!”
關鍵時刻山東漢子解席表現出了大無畏的勇氣,而旁邊捧著一大堆魚鱗冊和黃冊,正在勘查土地資料的龐雨隻是抬了抬眼皮:
“沒錯,打仗的事情我們來處理,你安心照顧好這邊的田地就行。”
說完龐雨繼續悶頭研究這些從程縣令那裏要來的官方田畝冊子,為擴大農場麵積作準備。
直到後來淩寧前來通知說軍事組和參謀組要開會商討對策,這邊兩個才放下手中工作,臉色嚴肅的返回去開會。
唐健,北緯,王海陽等人聞訊都已經趕回來了,軍事組這段時間訓練量極大,除了要幫集體完成正常的工作量外,每天還要額外增加大量軍事訓練科目。隔三茬五的還要搞什麼五公裏越野訓練,每個人身上要背至少二十斤的負重繞著臨高縣城奔跑行軍,引來無數本地閑人圍觀——都說短毛們又在發瘋了,肯定是因為最近沒收集糞土的緣故……
不要說那些高中生大學生,就連同樣參加訓練的成年人也大感吃不消。不過卻也沒什麼人叫苦,畢竟有整整五千敵軍的壓力擺在麵前呢。偶爾有人羅嗦兩句,隻要把瓊州明軍操演的錄像在他麵前再播放一遍,馬上就沒廢話了。
大家來到明朝已經將近半年,衣服還好,鞋子卻都磨損的厲害。所以現在大夥兒都基本改穿從本地人那裏交換來的布鞋或皮靴了。而在訓練時因為運動量太大,隨便什麼鞋子都不禁穿,小夥子們不得不改穿草鞋,加上幾層厚皮墊子也還算耐磨。就是腳丫子吃苦,即使包上厚厚布條也還是起泡,非要磨破好幾次水泡,生出了厚厚繭子來才能適應。
當老解和龐雨來到會議室時,這裏已經聚集了許多人,不僅僅是軍事組與參謀組成員,隻要聽到消息的都自發跑來了,畢竟這事兒關係到全體人員的生死存亡。唐健和北緯仍在反複詢問那位可憐的程大管家,力求榨出他這次在瓊州府所打聽到的每一點信息。
程管家這次帶來的信息相當詳細,他甚至聽到了幾句從廣東布政使司發來布告的原文,什麼“水陸並進,克期會剿”,“殲匪於方寸之間,勿令其流竄為害”……等等。就是有關這次出兵成因的內幕消息,通過高官傳言他也了解到一些。
——據說原本廣東布政使司那邊對這夥兒古怪的短毛海寇是不太上心的。這年頭海匪為患的多了,沿海各省份哪年不上報個三五十起“海寇侵襲”的。自從嘉靖爺恢複了那掩耳盜鈴的“禁海”政策以後,大明朝的海軍就算是徹底毀啦。走私海商,倭寇,佛朗機人,紅毛人……海防線上到處都是窟窿眼兒,堵也堵不過來。
如果不是因為那些短毛匪搶了縣城以後居然不跑,反而大模大樣在城裏盤踞下來,廣東布政使根本懶得理會這一小夥子人。瓊州府開頭對於這批“盤踞州縣”的匪徒倒是頗為畏懼的,畢竟臨高縣距離瓊州府之間僅僅隔了個澄邁,那是相當的近。
不過時間長了以後,見這夥子人還算安分,搶了縣城也沒大開殺戒,連原先的縣太爺都給保全了。後麵更拿出不少稀奇古怪的好東西——關於電影的傳言早就流傳到瓊州府了,程管家接觸到的所有客戶沒事兒就愛問這個。
總之一切本來都還挺和諧的,在上司睜隻眼閉隻眼的情況下,瓊州府官員們甚至不介意跟這夥兒人做點小生意,白花花的銀子誰不喜歡。
當然了,大明王朝決不會容忍一群外人長久占領它的領土,這夥人遲早得剿掉。然而比“電影”傳聞更早傳播到瓊州府的,卻首先是關於這群短毛匪手中火器的信息。
——當初從儋州千戶所派去攻打短毛匪的幾百精銳官兵,一大半在臨高城喪生或是被俘,幸存者大都逃回了儋州治所,但也有少數直接跑到瓊州府去了。到了那邊就報告說臨高海匪手中火槍“快速犀利至極,非人力可以抵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