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吳南海的寶藏 第44章(2 / 2)

而龐雨等人也終於知道,原來他們的農業組裏還藏了這麼個大寶藏。

在初聽到他們手裏有如此巨大一筆農業資源時,所有人都禁不住歡呼雀躍。但在仔細聽吳南海介紹了那些寶貝種子的特性之後,大多數人的臉色又慢慢垮了下來。

東西都是好東西,但俗話說“十年樹木”,這些種子要真正成長起來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想要在數量上能滿足達到農業大生產的水平,更是需要長期穩定的育種工作。就拿眼鏡男最擅長的雜交稻來說:首先要建育種田,培養出至少兩係以上的育種用稻株,然後再用不同係的育種稻雜交產生種植用的稻種……

“整個過程需要多長時間?”

老解等人終究還是沒耐心聽吳南海上課,他們隻關心這個,眼鏡男稍加考慮後很爽快的回答:

“要得到穩定的純合體至少需要五代到六代以上,海南這邊可以是一年三熟,所以……”

“兩年?我們要兩年以後才能得到雜交稻種?”

龐雨雖是外行卻還懂算術,一聽之下就禁不住失望起來。而吳南海卻是滿臉輕鬆:

“是啊,至少兩年,這已經是非常快了。要知道當年袁老他們培育最初三係稻種可是用將近十年時間的。而我手頭直接就有光溫敏不育係的稻種,海南島這邊氣候也合適,可以直接上兩係雜交法了,節約了大量時間呢……”

所以說眼鏡男這家夥不善於交流呢——隻要一涉及到專業範疇就是一連串的專業名詞,別人連聽都聽不懂,更不用說提問質疑了,隻好他說啥就是啥。

兩年以後才能獲得高產雜交稻,這兩年之內就先用本地稻種湊合著種吧。好在海南島這邊氣候良好,一年三熟,就算是普通稻種,如果用科學方法管理施肥,相信也能取得一個不錯收成。

考慮到保持土壤肥力和持續種植的因素,吳南海最終決定他們的田地每年隻種兩輪稻米,中間輪種一次番薯,這樣可以保護耕地,避免地力損失過多。隻是由於需要育種的作物較多,整片農場隻有大約一小半的麵積可以用來作為口糧田,其它都要用來育種。

“口糧田少了點,恐怕將來收獲不夠……”

眼鏡男剛剛說出這一句話,老解同誌厚重的手掌就直接拍在他的肩膀上。

“這個不用你操心,咱們回頭就找老程他們談判去,農場周圍土地你看中哪塊就直接圈起,搶也給你搶過來!”

“育種基地放在這裏是否不太安全?能不能考慮搬到工業區那邊去?就近防禦更方便一些,我們還能幫忙拉個電網什麼。”

龐雨則對於農場周圍那圈薄薄的籬笆牆很不放心,不要說有人存心來破壞了,就是牛羊之類牲畜也沒準兒都能溜進來吃個幾口。這每一口都是命根子啊!

但吳南海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開玩笑,工業區那地方本來就汙染嚴重,跑那邊育種?等著變異麼。龐雨想想也有道理,隻好放棄了這個想法。打算回頭去跟林漢龍他們商量商量,看看還剩多少電線,最長能拉多遠……

到四月中旬的時候,穿越眾全部完成了第一批糧食和經濟作物的播種工作,普通水稻也就罷了,那些珍貴的經濟作物可是寄托了他們極大期望的。然而偏偏就在這時候,他們得到了瓊州明軍即將前來進攻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