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唐朝那些事(6)(3 / 3)

§§§第十二節誰能讓光王笑

在唐朝的二十多個皇帝中,唐宣宗李忱無疑是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一個。因為從小到大,他在皇族中都有“大傻子”之稱。然而令人做夢也想不到的是,這位曾經的傻子有朝一日能夠登上大唐帝國的金鑾殿,這完全超乎了人們的想象。那麼,這究竟是怎樣煉成的?

一切都要從頭說起。

李忱原名李怡,他雖然是憲宗的親生兒子,後也被封為光王,但卻是庶出——母親鄭氏隻不過是一名身份卑微的宮女。李忱八歲的時候,有一次他入宮去拜見郭貴妃,半路上突然遇到行刺,受到了驚嚇,從此他便變得呆癡,整天沉默寡言,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宮人們漸漸地忘卻了這個皇子以前的模樣,都認為這個皇子天生木訥,是個傻子,背地裏呼他為“癡兒”。

武宗即位的時候,念在手足之誼的分上,封他為光王,年輕的皇子們便都稱他為光叔。雖然“光叔”、“光叔”一口一口地叫,實際上卻都是拿這位光王當成茶餘飯後的笑話。尤其是唐武宗,有事沒事就踹這位“光叔”一腳、他一耳光或讓宦官們逗這位王爺玩耍找樂。

當時除了皇太子住在東宮,其他所有的皇子都住在十六宅。文宗、武宗都是從十六宅出去的,估計他們也很懷念當年做皇子的日子,於是便經常回到十六宅會會兄弟叔伯什麼的。大家在一起聽聽歌,喝喝酒,政治國事閉口不談,遍地找各種各樣的樂子,而光叔便是他們的樂子之一。

文宗經常駕幸十六宅,置辦酒宴款待叔伯兄弟。大家拋開了一切長幼尊卑的禮節,或者猜拳行酒,或者高談闊論,有的還談起了文宗皇帝當年種種的樂事,眾人一時前仰後合,哄堂大笑。

這時,文宗發現在眾人的種種醉態中,隻有光王一個人正襟危坐,不笑不言,隻是在不緊不慢地喝酒吃菜。這與整個的環境氣氛實在太不協調了,文宗一時興起,向大家宣布:誰能夠讓光王開口說話,誰就將得到重賞。

年輕的諸王們立刻動手,上去用種種辦法逗光王說話,但搗弄半天之後全都無功而返。

其實文宗對光王還算是不錯的,會經常去探望叔叔,並賞賜一些財物。

文宗的兄弟們對光叔就沒這麼好了,尤其是武宗。武宗很晚才即位,他在十六宅待的日子比較長。他的性情比較豪爽任氣,所以當皇子們互相取笑時,他往往最積極,而經常拿光王尋開心的也是他。也許是他經常拿光王開玩笑的緣故,有時候光王極度惱恨之下會忽然看他一眼。這時候的光王忽然不再是平時的“病貓”了,兩隻眼睛炯炯發光,居然給人一種威懾感。武宗注意到了這種目光,雖然隻有那麼一瞬,但在他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默默地告訴自己,“這個皇叔,並不簡單”。

事情到了這兒便變得很簡單了。武宗堅持認為光叔是人為地裝癡呆,而心裏則別有洞天。在他即位以後,這種感覺越發強烈,而他也變得越來越恐懼,每次想到光叔的那一縷目光,他就不寒而栗。

於是,光王就經常出現一些“意外情況”。種種災禍,似乎都在“不經意”間突然降臨到光王的頭上,讓他猝不及防:要麼是和皇帝一起玩馬球時突然從馬上墜落,要麼就是在宮中走著走著,忽然被什麼東西絆倒,一骨碌從台階上滾下去……總之沒有一次不是摔得鼻青臉腫、滿身傷痕。一次,光王陪著武宗及其他親王到外邊賞雪,大家都玩得很高興。晚上武宗置辦酒宴,大家盡興而歸,光王獨自騎馬回家,忽然胯下坐騎一個前傾,他被重重地摔了出去,在雪地上暈過去了。武宗料定光叔這次肯定是回不來了。

可是,第二天早朝,武宗又看見了光王——一個活的光王,盡管走路的時候一瘸一拐,臉上青一塊紫一塊。他好像死不了,無論怎麼折騰也死不了。

之後,光王依然頑強地活著,而就在這時,武宗卻因為仙丹吃得太多而毒發身亡。

這時的宦官都有了前車之鑒,因為文、武兩帝幹練衝動,前輩仇士良在武宗的威壓下不得不辭職,回家養老。臨走前,他跟送別的徒子徒孫們說:你們千萬不要讓皇帝閑著,要讓他整天有好玩的好吃的好喝的,這樣你們的地位才會穩固。這可謂是宦官侍候皇帝的真經,自然,眾宦官都銘記於心。

現在好不容易強勢的武宗死了,他們終於迎來了一個重新進行選擇的機會。前輩的諄諄告誡言猶在耳,所以在這件事上不得不小心謹慎,斟酌再三。最終,他們為了能繼續過著好日子,決定找個以後能便於他們控製的人來做皇帝,這麼著他們就想到當時的光王李枕,試想誰會比一個傻子更好控製呢?

唐宣宗裝傻保住性命,卻不想繼續裝傻君臨天下。他忍受了三十六年,終於盼來了出頭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