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7種手段有跟進才有轉機(1)(3 / 3)

客戶:我現在很忙,你下次再打來吧。

如果遇到上麵這種情況,你就可以放棄繼續跟進了,沒有必要在沒有價值的事情上浪費時間。

再跟進時,有的客戶會表現得一直很熱情,就比如下麵這位:

電話營銷員:您好,孫總,我是小x,您還記得我嗎?

客戶:當然記得,你好啊,小x。

電話營銷員:我打這通電話就是想確定一下您是否已經收到我們產品的詳細價目表。

客戶:收到了。

電話營銷員:那麼您有什麼疑問嗎?

客戶:沒有,謝謝你啊。

電話營銷員:那您決定購買我們的產品了嗎?

客戶:是這樣的,我最近還有一些其他事情要忙。我過段時間再和你聯係,好嗎?

電話營銷員:好的,我會隨時等候您的電話。

不少人在看到這個案例時會認為這通跟進電話還是不錯的,但真正經驗豐富的電話營銷員卻不這麼看,因為以往的經驗告訴他們,客戶是很難主動和電話營銷員聯係的,之所以沒有果斷拒絕隻是把眼前的產品當成“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罷了。

那麼怎樣打電話才能促進成交,又能在客戶心中留下好印象呢?這需要從三點入手:

(1)了解客戶的想法

“對於這個問題您如何看待?”

“您能說說我們的產品哪些地方不能讓您滿意嗎?”

(2)有針對性的強調產品優勢

“之前您說您最看重的是產品的品質,我們的產品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加入了xx技術,絕對能夠達到您的要求。”

(3)列舉產品給客戶帶來的利益

如果跟進電話隻是對上一次通話的重複或是沒有新內容的延續,就很容易造成客戶的厭煩,畢竟沒有人希望長時間原地踏步。想要趕走客戶的厭煩感,就要讓客戶看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有利益才有動力。當然利益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利益之外,還要讓客戶看到前景。

“請您看看xx公司這幾年的改變,這些年來,它們公司使用的一直都是我們的產品。”

“您在業內以專業而揚名,應該看得到我們這套培訓課程能夠給您帶來什麼改變。”

總之,跟進不應該是枯燥且沒有效率的,每一項工作都可以通過最具技巧性的方法去完成,如果跟進工作讓你感到煩悶,勞累,或許是你的方法沒有找對。

營銷總結

最糟糕的跟進開場白:

“老板,您要買嗎?”

“考慮了這麼久,您也該買了。”

“您就給我幾分鍾時間,聽我給您講解講解。”

“您不是決策人?”

“我是xx,您應該記得我吧。”

跟進3跟進的理由不能少

一般來說,與客戶打跟進電話,最好提前預約,如果沒有預約,就要找到充足的理由,這樣既不會造成客戶的不方便,也讓客戶對你產生懂禮貌的好印象。

前麵一節已經說起過,與客戶打跟進電話要有充足的理由,如果沒有了理由,你的電話就變成了對客戶的騷擾。可見,擁有理由在跟進中是至關重要的。但是,什麼理由才可以被電話營銷員充分利用起來呢?

在回答問題之前,可以先看看下麵這個案例:

一位美國老板曾給自己的員工講過這樣一個例子:有個人看到我們的招聘廣告,很感興趣,但直到應聘截止的最後一天,他才投來簡曆,因為他明白最後一天投的簡曆會放在一整堆應聘材料的最上麵。一周後,他打電話來,詢問我們是否收到他的簡曆,他心中自然明白簡曆會安全送達,他隻是利用你這個理由做跟進。四天後,他打來了第二通電話,聲稱自己拿到了教授的推薦信,詢問我們是否願意接受這份新的推薦信(西方人對推薦信格外重視),我們的回答當然是肯定的,這是他第二次跟進。又過了兩天,他將那封推薦信傳真至我的辦公室,隨即打來了他的第三通電話,詢問傳真內容是否清晰,這是他第三次跟進。他的聰明和專業讓我們印象深刻,我們自然不會錯過他這樣一個好員工。

一般來說,與客戶打跟進電話,最好提前預約,如果沒有預約,就要找到充足的理由,這樣既不會造成客戶的不方便,也讓客戶對你產生懂禮貌的好印象。作為電話營銷員,想要為自己找到充足的理由,可以參考下麵的提示:

(1)確認傳真或郵件是否收到

這個理由正大光明,是電話營銷員對客戶善意的提醒,客戶一般不會感到厭煩:

“郭總,我們的傳真您收到了嗎?”

“郭總,我昨天給您寄了一份郵件,您收到了嗎?”

(2)產品做出了改進

在之前通話時,如果客戶對產品技術或是質量有不滿意,電話營銷員當然可以在產品被改進後,大大方方地給客戶打電話說明情況。

“羅總,我們的產品已經照著您的需求做出了改進,我想這次一定會讓您滿意。”

“羅總,您之前說,對我們的產品的材質不是很滿意,我們公司領導經過考量,已經讓設計師按照您的要求對產品材質進行了改良。我現在就把圖片給您發過去,您看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