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成長的第一環境是什麼?是競爭環境。
現代社會,離群索居是無法生存的,缺乏競爭是無法發展的。人才的成長尤其如此。競爭的環境對人才來講是第一環境。相傳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但沙丁魚不容易存活,於是漁民們往捕獲的沙丁魚中投放幾尾鯰魚,沙丁魚受到威脅,四處遊動,避免了窒息而死,這就是"鯰魚效應"。一個好的企業,必是一個善於激活人才、營造競爭環境的企業,使人人都爭上遊,人人都創一流,誰都不甘落後,才能保持隊伍活力,使優秀人才不斷脫穎而出。
當前用人的第一機製是什麼?是激勵機製。
這個激勵機製應該是一個集合,一個多項機製的組合,每個構成部分都應含有激勵的因素。第一,在考核上要有一個好的評價機製。對人的一個真實準確的評價,本身就是對人的一種激勵。企業必須建立一套對員工的評價機製,這個評價機製必須是科學的、合理的、準確的、公正的。既要有定性的評價,又要有定量的評價。考核的結果,將作為選人用人和獎勤罰懶的重要依據。第二,在選拔上要有一個好的優勝機製。這個優勝機製,主要是公開選拔、公開競聘,並且要從內部的差額競聘,向麵向企業公開選聘甚至麵向社會公開招聘轉變。第三,在管理上要有一個好的升降機製。按照企業的生產規模、管理幅度、經濟效益情況劃分企業的等級,對企業的領導人員進行分級分類管理,進而取消行政級別,使企業的經營成果與企業領導人員的崗位直接掛鉤,企業的等級將隨著企業經營成果的變化而變化,企業領導者的崗位與企業等級相匹配,實行動態的崗位管理,激勵領導者將企業經營得更好。第四,在監督上要有一個好的約束機製。對領導者進行財務審計監督、職工民主監督、組織人事監督、紀檢監察監督、新聞輿論監督。第五,在培養上要有一個好的目標機製。即按照崗位素質要求,有針對性地進行分類培養,使"術有專攻,業有專精",把培訓成本用在刀刃上。第六,在分配上要有一個好的調節機製。即采取獎勵基金、期股等辦法,重獎有突出貢獻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形成長期的、良好的激勵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