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企來講,當前的第一人才是哪些人才?是項目人才。
現在,大多數國企沒有明確意識到什麼樣的人才對自己的企業來講是"第一人才"。說起來,國企裏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很多,碩士、博士也不少,所謂的行政管理人才更是比比皆是。但是,有這麼多"人才",企業怎麼還打不開局麵呢?當前,國企打開工作局麵的要害在於調整產業結構,圍繞"主業"做文章,這才是當前的主要工作。什麼是工作?所謂工作,拆解來看就是一個一個的具體項目。做好工作,其實就是做好項目。做不好工作,就是因為沒有把工作當作項目來看待,缺乏認認真真、從頭到尾、完完整整地做好一件事情的精神。也就是說,從廣義上講,我們缺少做小事的精神;從狹義上講,我們還缺少能真正把項目做好的人才。我們往往習慣於把人才定義為高級工程師、博士、專業技術人才、行政管理人才,而國企的體製造成這樣的"人才"往往不會做項目。所以,項目人才是當前國企的第一人才。當然,企業的第一人才是個臨時的概念,是根據不同企業的不同狀況而言的,也是隨著企業形勢的變化和工作重心的推移而轉換的。通常在企業初創時期,開拓型的人才是第一人才;企業進入成熟期,穩健型的人才是第一人才;企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創新型的人才是第一人才。《資治通鑒》中說:"天下未定,則專取其才,不考其行;喪亂既平,則非才行兼備不可用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項目人才是個綜合概念,其核心人員就是項目經理。造就大批優秀的項目經理,是目前國企人才工作的當務之急。企業的全部工作其實就是一個個項目的堆積。從這個意義上講,"一把手"也是項目人才。企業的任何工作,都可以應用項目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去做。比如企業的黨務工作,如果應用項目管理的原理與方法,可以更為清晰、更為實用、也更易於考評黨務工作者的"業績"。
用人離不開分析,用人的第一分析是什麼?是崗位分析。
用人的第一分析不是對人的分析,而是對崗位的分析。先有崗,後有人。因崗選人,才是科學選人的前提。科學的崗位分析,可以避免過高的用人標準、武斷的用人標準、不必要的用人標準,可以避免大材小用、小材大用、無才也用。科學的崗位分析,不僅可以使崗與人互相匹配,而且可以使"能"與"職"巧妙搭配,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力資源的整體功能。假如使中年幹部達到"能"等於"職",則可保持其穩定發揮的狀態;老年幹部"能"大於"職",則可使之從容應對,遊刃有餘;年輕幹部"能"小於"職",則可促進其快速成長。在企業裏,因事設崗,因崗選人,人事相符,十分要緊。用人不能一官多職,因為一個人的時間、精力、能力都是有限的,最好是一職一人,一人一職。被稱為現代科學管理創始人之一的法約爾說,要做一件事情,隻能有一個領導,就像一個人不能長兩顆腦袋一樣。韓非子也說,"一職兩官"就像"一棲兩雄"一樣荒唐。我們的一些國企有兩個"一把手",所以國企的事情就很難辦。但有一點,一個班子中,正職與副職之間就是上下級關係,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這一點如果再做不到,國企的事情就更難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