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如何處理與領導的個人關係(1 / 1)

領導是家長,是哥們兒,還是競爭之敵手?在國企為官,似乎隻有這幾種選擇。

這個問題實在敏感,其實也簡單。

中國向來有以領導為家長的傳統,在國企自不例外;與領導處成哥們兒,倒不失為現實的選擇;覬覦領導的位置,以領導為敵手,亦國企常見之事。

以領導為家長的,將來必是家長式領導;與領導處成哥們兒不難,難在與下一任領導處成哥們兒;以領導為敵手的,莫不懷有下屬以己為敵手的疑忌。這一切,都在於存有得失之心。

其實,換一個角度看,以上幾種選擇亦有是處,可作如下正解:果以領導為家長,則待之應若親生父母,父母不是之處,則必明言,才是真正為家族負責的態度;果若待領導如手足兄弟,自當手足情深,豈有坐視手足胡作非為或誤入歧途的道理;以領導為敵手,更須給領導一份敵手應得的尊重,不斷努力,以一舉超越之為快事。

處理與領導的個人關係,根本在於正直做人。

要認清自己是什麼樣的下屬,領導是什麼樣的領導。

上善若水。《道德經》中對此有精辟的闡述:"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也。居善地,心善淵,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段話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善於給予的人,才能收獲至偉的功德。遵循大道行事的人,才能過上快樂無憂的生活。

與領導最好的個人關係,就是沒有意識到那是一種什麼關係。如水般自然,相忘於江湖。而這全在於自己如何做人,是否具有水般的德行。

慮得失者,有求是苦;求大道者,無欲則剛。

處理與領導的個人關係,亦在於判斷清楚領導是怎樣的領導。對德才兼備、有長者風度的領導,何妨以師生關係相處,自己必然處處獲益;對有德無才,但善於聽取下屬意見的領導,當然也可處成師生關係,時時用心培養領導、管理領導,畢竟於事業有益;對有才無德,又恃才傲物的領導,也可采取人類對待細菌的態度,有限度地進行研究和使用;對飛揚跋扈,且人脈深厚的領導,倒大可不必爭較一時之短長,隻須退避三舍,完善自我,靜待時機即可;對無德無才、幾無是處的領導,亦須準備下安之若素的心理和定力,以之為砥礪意誌、鍛煉心性的機會。

觀察一個人對待從崗位上退下來的領導的態度,大抵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品格。旁觀一位領導從崗位上退下來後下屬們對待他態度的變化,也大抵可以估量出這位領導者做人的成就。

結語:官本即人,為官之道,亦即為人之道。官為大人,為官之道,即為大人之道。在國企為官、做事,"站隊"現象十分常見。其實,"站隊"的本質就是投機。要"站隊",就"站"原則的"隊"、"站"企業利益的"隊",不為一時一事所動,這才是滄桑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