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雖然能夠通過冥想來積攢魔力,但是如果不能知道魔法的構成,那麼就無法創造新的魔法。
在八千年前,有一位賢者,叫做卡迪加丹特。他提出魔法是一種能量。這種能量是通過冥想將魔力積攢,隨後使用魔法時再轉換為各種元素的魔力。
後來又經過發展,過了將近三千年,又出現了一位賢者拉比查特,他將魔力分成各種類別,比如火元素魔力,水元素魔力等等。這樣通過類別的劃分,人類不用再走彎道。適合修煉火法的就去安安穩穩地冥想火元素魔力。
於是人類的魔法師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呈現一種爆炸式的發展。
聖嬰帝國就是在這個時候建立的。
這個時候就會有人問了,按照卡迪加丹特的說法,是不是可以成為全係法師呢?
可以,但是需要天賦。
因為每個人對元素親和力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基本為十個單位的基礎魔力,一個對火元素親和的人,他將基礎魔力轉變為火元素魔力可能成為八個單位的火元素魔力,而轉變為暗元素可能就隻有一或者二個單位。
所以全元素親和的人,從古到今根本沒出現幾個,不是不可能,而是幾率很少。但是有一個特點。隻要是由生物生出來的,是完全不可能全元素親和的(比如混血兒,或者人類所生等等)。
然而李成又是什麼親和呢?
還真讓他自己蒙對了,他還真是暗元素親和!
什麼又是冥想?
冥想就是一種深層次的催眠,不斷的催眠自己,讓自己和周圍的元素合為一體,從中汲取魔力,轉化為自身的魔力。
所以說法師的魔力消耗自身的魔力。如果周圍有自己親和的元素存在,那麼冥想就是事半功倍。比如說火元素法師在冥想的時候就會在自己的周圍放上一個火把或者一個火盆之類的。
當使用高層次的法術的時候,是“言術體”三者一體的。
言,就是咒語。通過咒語來溝通周圍的元素,強大的法師(比如說聖魔導)甚至可以通過咒語來改變周圍元素的構成,水元素法師可以在沙漠中憑空召喚出水來,其實就是改變了周圍的元素構成。
術,就是法術。值得是自身魔力來構造魔法層次。有些低級法師如果通過刺激體內的魔力本源會在短時間之內發動大型魔法,但是相應的,本身魔力本源就會被摧毀。
體,就是體質。體質也是很重要的。地精天生有著魔法不可調和性,所以在地精之中幾乎不可能誕生法師職業。精靈族的魔力親和性比較高,龍族則更高。
在此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新興的職稱。
魔術師。
魔術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算是全係魔法師。
因為魔術師需要發動魔法的法力非常少,但是必須需要發動條件—魔核或者魔晶。
魔術師隻要有魔力提取器就可以將魔核或者魔晶內的魔力提取出來,用魔力轉換器就可以將魔力的性質轉變。而消耗自身的魔力僅僅是發動魔力提取器的魔力,所以甚至說下級法師都可以去當一個魔術師。
但是在發動魔力提取器的時候,有三分之一能量是消耗的,所以同級的法師發出的同樣的法術,借助魔力提取器的話威力就會小將近三分之一。
如果有光係的魔核,那麼就可以發動光係的法術;有火係的魔核,就可以發動火係的法術。不過,時間空間精神這三係的魔核沒有,所以刨除這三係外,勉強算是全係法師。
不過魔核和魔晶是會隨著魔法的發動不斷消耗的,浪費的量很大,還好魔核便宜,所以魔術師在一些傭兵或者發動光係法術治療當外科醫生也是很有市場的。
…
“李成,你怎麼不看了?”尤菲趴在李成的肩上,粉色的發絲讓李成的耳朵癢癢的。
“太多了…實在看不下去。這本魔法的構成與原理我認為也就算了。怎麼還有空間幾何構成?怎麼還有魔法師必備數學?這居然還有一本魔藥學初級理論!這都什麼玩意!這個玩意沒人教能會麼!”
“淡定…淡定…你是一個穿越者誒,不過我倒認為這幾本書的排列順序挺有意思的。你看,魔法的構成與原理,隨後是冥想的入門,魔力的使用方法,暗係初級法術入門…感覺像是由低級到高級一點一點變化的。”
“有個屁用啊!這些玩意厚的我都不想看!”
…
在魔法圖書館的一樓,白胡子老頭忽然打了個噴嚏:“誰在詛咒我…嘿,我將那個小子書單稍微更改了一下他應該不會看到吧…哈哈,一個魔法學徒就想自學,我倒是想看看你能學到什麼程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