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第五學期更新(3)(3 / 3)

6月26日的奠基儀式上,舊金山市長李孟賢也出席並致辭,這位祖籍廣東台山的第二代華人是舊金山市160年曆史上第一位華人市長。李孟賢告訴我,2003年舊金山政府就將這片土地的再開發權授予了鐵獅門,但因為2008年次貸危機,這個項目一直沒能開工。因為是鐵獅門,舊金山市政府一直保持信心,沒有收回開發權。現在,鐵獅門引入萬科,合作雙方分別是中美兩國房地產行業的領先企業,他有信心這個項目一定能在他的任期完工。“到時候,我還要來參加竣工儀式。”李市長許諾。

舊金山華埠曆史悠久,因為加州淘金熱,太平洋鐵路修建,這裏成為華人移民北美第一站。龐大的華人人口湧入,也使這裏成為20世紀初美國排華運動的發源地。我們在舊金山的項目,建成後將有600多套住宅出售,這在國內不算什麼,但在舊金山,已是城區曆史上最大的住宅開發項目。無論是李市長的當選,還是富升街201號的開工和受追捧,都是世界正進入全球化時代的最好例證。

鐵獅門在海外投資,美國媒體不會說鐵獅門是不看好美國市場,而是能理解,一家大型企業需要全球布局,需要考慮風險和資產的配置。萬科進入國際市場的最後一個邏輯,和鐵獅門一樣,就是要在全世界範圍內配置資產,分散風險。

萬科國際化,在過去更多是“國際資源為我所用”的階段,國際資金、國際人才、國際設計資源、國際供應商……舊金山項目,標誌著萬科國際化進入“國際市場”階段。

2012年7月,萬科收購香港上市公司“南聯地產”75%的股權,並將其更名為萬科置業(海外)有限公司,擁有了一個海外上市平台。隨著未來B股轉H股大勢所趨,使得萬科可能會擁有兩個海外上市平台。

擁有上市平台之便,在香港啟動項目投資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說水到渠成,還有另一層意思:這時候,香港新世界集團找到萬科,表達意願,希望在香港、內地兩個市場進行戰略合作,優勢互補。2013年1月底,萬科、新世界聯手,在有長江實業、新鴻基、恒基地產等8家香港財團參與的競標中勝出,以約34億港元價格競得荃灣西站六區物業發展項目,正式進入香港市場。

2013年4月,萬科與新加坡吉寶置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發林曦閣住宅項目,進入新加坡市場。與鐵獅門、新世界、吉寶的合作有相同邏輯:首先,選擇市場領先的合作夥伴。鐵獅門是全球領先的地產商,新世界發展是香港最具實力的財團之一,吉寶則是新加坡淡馬錫旗下企業。其次,合作是優勢互補。第三,在中國內地市場和海外市場同時開展戰略合作。

我相信,在全球化時代,一個企業的競爭力,一定也必須體現為國際競爭力。很高興萬科走出了這一步,更高興看到,當說起國際同行的創新模式,萬科人眼裏透出來的興奮光芒!

契約精神的意義

在國際化過程中,最有意思的是,這些項目進展之快,都遠出我的意料。比如與鐵獅門合作的舊金山項目,2012年底開始談,2013年2月簽署合作協議,6月就動工了。萬科同事告訴我,雖然是第一次與美國公司合作,但感覺沒什麼太大文化衝擊。鐵獅門和萬科之間溝通得非常順暢,甚至比我們跟中國公司合作都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