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軍統 鐵血抗日
1937年4月,為了加強自身的保護色,開拓情報來源,馮雪峰建議袁殊“找杜月笙想想辦法”,於是袁殊加入了上海的江湖幫會——青洪幫,並成為可以和杜月笙、黃金榮平起平坐的“通”字輩師兄弟。此後,袁殊成為和中統吳醒亞、日本駐上海領事館、社會幫會都有一定聯係,集多種身份於一身的情報人員。他巧妙地利用這種多重身份廣開情報來源,上報給中共中央,為當時地處蘇區、消息相對比較閉塞的中共中央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情報。
“七?七”事變後不久,上海發生了“八?一三”事變。淞滬抗戰期間,日本政府決定增兵上海。9月中旬派往上海的部隊已達五個師團,近20萬人。10月初,第一O一師團、第九師團、第十三師團又先後抵滬。日軍企圖迅速進入蘇州河一線消滅上海北部的中國守軍。為配合守軍打擊侵略者,袁殊化裝成日本學生,冒著生命危險親臨日軍陣地偵察。他操著一口流利的日語,置身於荷槍實彈的日本人中間,一邊機智地應付著正在指揮部隊的軍曹,一邊將日軍兵力部署和軍車調動情況記在心中。他順利完成實地偵察任務,給守軍提供了重要軍事情報,為上海抗戰立了大功。
淞滬抗戰爆發後,形勢急劇緊張,國民黨開始向大後方撤退。戴笠正在布置潛伏任務,急需懂日語的情報人員。杜月笙提醒戴笠,曾被軍統逮捕過的袁殊是留日學生,有很多日本方麵的關係,與日本領事館副領事岩井英一關係不錯,現在生活正無著落,不妨給他布置些任務。戴笠得知這一情況後,便打算拉袁殊加人軍統,以便利用他來溝通軍統與日本人的關係。
一天清晨,戴笠突然親臨位於武康路袁殊妻子馬景星的私宅,要袁殊第二天9點去麵談,同來的軍統上海區區長周道三留下地址便登車而去。袁殊感到十分意外,立即向潘漢年彙報。潘漢年分析戴笠是要袁殊為他做事,認為“機會難得”,要袁殊趁機打入軍統。
接受了潘漢年的指示後,袁殊如約來見戴笠。戴笠毫無客套,劈頭就問:“你現在靠什麼生活?”
袁殊按事先想好的回答:“靠老婆生活。”
戴笠馬上說道:“那你就給我做事。”
袁殊問他:“不知戴先生要我做什麼事?”
戴笠說:“留日學生不做抗日工作做什麼?”
既然是抗日工作,袁殊表示願意為國效力。於是戴笠便向袁殊交代了工作,給了他兩項具體任務:一是收集日本方麵的情報,二是將來時局無論怎樣變化都要堅持留在上海。
就這樣,袁殊打入了軍統,被戴笠委任為軍統局上海區國際情報組少將組長。雖然要接受一名軍銜比他低的軍統上海區區長的領導,但他可以充分利用打入軍統的機會開展情報工作,從事秘密地下抗日鬥爭。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淪陷,潘漢年於12月中旬撤離到香港。臨行前他向袁殊交代:今後通過劉少文與組織保持聯係,但有關情報方麵的情況仍隻與他單線聯絡。
日軍占領上海後繼續西進,12月13日攻入南京,進行了滅絕人性的大屠殺。消息傳到上海,群情激憤。袁殊運用“軍統”身份組織了“抗日秘密行動小組”,首領是“抗日鐵血團”的成員王鐵民。
1938年夏,袁殊親自領導策劃行動小組幹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在虹口本田紗廠後院有一個日本海軍軍火倉庫,袁殊派人偵察後,發現隻有一個當夥夫的外鄉人可以自由出入。於是他派王鐵民化裝成黃包車夫,以幫助買菜為名出麵與那個夥夫搭訕,一來二去混熟了。一天,袁殊將事先準備好的定時炸彈交給王鐵民,王鐵民將炸彈藏在送給夥夫的菜筐內,由夥夫帶進庫房,並約夥夫“晚上務必出來去相親”。待到深夜,一聲巨響把日海軍倉庫引爆,衝天大火劃破夜空。袁殊將夥夫接上事先準備好的吉普車,迅速離開現場。這次行動狠狠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上海人民無不拍手稱快。
第二天,日本駐滬領事館的岩井英一約見袁殊,通報了海軍軍火倉庫被炸一事,說日本方麵對此事非常惱火,勒令限期破案,他要求袁殊盡快從上海中統或軍統方麵打探此次行動是誰幹的。袁殊表麵答應去辦,心裏卻樂開了花。
1938年年末,“抗日秘密行動小組”又組織了伏擊漢奸、偽江蘇省省長陳則民和偽大民會會長馮心如的秘密行動。漢奸陳則民,1880年生,曾經留學日本法政大學,並娶了日本女子為妻。日本鬼子侵略中國後,他成了漢奸,先出任蘇州維持會會長,後又任汪偽政權的江蘇省省長。盡管當時沒有殺死漢奸陳則民,但在日寇氣焰如此囂張之時,也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日的鬥誌。
袁殊除肩負隱蔽戰線特殊任務外,還以各種化名從事文化、新聞戰線的抗日救亡工作。國共兩黨合作抗戰的時期,雙方創辦了一張文化界抗日統戰性質的《救亡日報》。這張四開一張的報紙是在周恩來指示之下,由潘漢年出麵與國民黨負責文化工作的潘公展商談,各出資500元開辦的。我方由郭沫若擔任社長,夏衍任總編輯。
《救亡日報》創辦伊始,在政策思想方麵國共雙方就存在著矛盾和鬥爭。郭沫若親自采訪和撰寫的評論文章堅持團結抗戰的大方向,國民黨方麵的周寒梅卻千方百計要改動內容,在印刷發行上百般刁難。無奈之下,夏衍遂請袁殊出麵斡旋。袁殊運用他的特殊社會關係,從中進行調和,他以“不要過分為難”等理由勸阻了周寒梅。幾經交涉,使郭沫若的文章得以全文刊登。為表謝意,郭沫若手書詩一首贈袁殊:
猛論如虎貪擊狠,狂寇而今已碰牆。
十萬健兒爭死國,拚將碧血染疆場。
再次被捕 臥底日偽
1939年5月戴笠電召袁殊到香港,嘉獎“行動小組”抗日有功。在軍統骨幹會議上訓話時,戴笠從腰間掏出一把加拿大造的手槍往桌上一拍:“你們每個人可以帶回兩把這種新式手槍,可以用它殺敵。”話鋒一轉,他又望著袁殊說:“誰要是對團體不忠,也可以用這個來對付他!”
會後,戴笠單獨召見袁殊給予獎勵,同時又布置了他暗殺汪偽特工總部頭子李士群的任務。李士群投靠日本人後,殺了不少軍統的人,戴笠對其恨之入骨,決心除掉他。
在香港,袁殊獲悉和他中斷聯係已有近一年時間的潘漢年正在香港活動,他便設法找到了潘漢年。袁殊與潘漢年單獨見麵後,將自己這段時間在上海的情況向潘漢年做了彙報。潘漢年告訴他,自己不久也將去上海。
回上海後,袁殊開始著手策劃爆炸汪偽76號特工總部事宜。經過仔細策劃,袁殊終於製定了殺李的計劃要點,即組織人力秘密挖掘通往李士群辦公室的地道,然後用炸藥引爆,致李於死命。袁殊的這個計劃很快就得到了軍統上海區區長王天木的批準。他親自畫了地形圖,派人從76號後麵的菜地挖地道。誰知這一計劃尚未來得及實施,王天木和另一位軍統頭目陳恭澎便已被李士群的“特工總部”捕獲,並且供出了這個計劃。暗中投靠李士群的王天木,時任軍統上海區區長,他將袁殊出賣,袁殊又一次被捕。
出賣袁殊的王天木,原名王仁鏘,東北人。他早年畢業於東北講武學堂,後留學日本。參加特務組織後化名鄭士鬆,原是戴笠手下的得力幹將,被稱為軍統“四大金剛”之一。據說他和戴笠長得非常像,戴笠因此準備在必要時讓他做自己的替身。1939年夏,王天木被76號特務頭子李士群綁架,關了三個星期後,毫發無損地出來了。都知道76號是魔窟,一般人進去不死也要脫層皮,但是王天木沒見受傷,便被軍統懷疑。不久他差點被軍統同僚殺死,有人告訴他這是戴老板的意思。王天木對此非常氣憤,大罵戴笠無情無義。加上李士群的拉攏利誘,隨後他投降日本人,加入汪偽特務組織,最初是擔任76號的高級顧問。王天木的叛逃,使軍統在敵後各大城市的情報網遭到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