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第一位黨外特工的鋤奸傳奇1(1 / 3)

第六章 第一位黨外特工的鋤奸傳奇

1931年4月下旬,由於顧順章的叛變,在上海灘八麵玲瓏的楊登瀛被捕了。令許多人不解的是,逮捕他的竟是國民黨特務機關,而他本人就是國民黨中統駐上海特派員。其實,楊登瀛是一位“雙重間諜”,他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位黨外特工,此前為了營救中共領導人,他不惜一擲千金,甚至以命相搏。當時誰也不會相信,中共高層領導人任弼時、關向應被救以及叛徒戴冰石、陳慰年、白鑫、黃第洪等被殺,居然與他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玩轉上海 國共親睞

楊登瀛,原名鮑君甫,1893年出生於廣東省珠海市前山鎮白石村。辛亥革命前後,受革命潮流的影響去日本留學。他在日本讀完了中學,又考入了著名的早稻田大學,聽過日本早期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河上肇的講課,並受到很大的影響。在日本期間,他結識了不少日本朋友,同日本商界和新聞界的關係相當密切。他在日本曾讀過一些馬克思主義的書籍,思想左傾。10餘年的留學生涯,使他不僅精通日語,而且對東瀛政界、經濟、文化乃至民間風俗諸方麵均了如指掌,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日本通。

1919年鮑君甫從日本回國後,先在上海的一家日商洋行擔任高級職員,同時以嫻熟的日文為日本的一些通訊杜撰稿。不久他到日本人辦的基督教青年會做事,並且參加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五四”運動時結識了當時的工運領導人顧順章,通過顧順章又結識了許多共產黨人。

1924年,鮑君甫加入了改組後的中國國民黨,成為國民黨的左派。

鮑君甫經常到上海伊文思洋行書店買書,結識了在該書店供職的楊劍虹。楊劍虹是青幫中人,後來成了上海洋務工會負責人。因為楊劍虹也是廣東人,加上又同為國民黨員,他們倆關係越來越親密。1925年“五卅運動”時期,日本常有各行業的工會代表到上海來,想會見工運方麵的開明人士,並且都是以鮑君甫所供職的上海日本基督教青年會的名義組織和聯係的。由於工作上的接觸,鮑君甫與從事洋務工會工作的楊劍虹交往十分頻繁,兩人的關係遂進一步密切。

不久,楊劍虹離開上海、到廣州投靠了國民黨實權人物陳立夫,成了陳立夫的親信助手。也正是通過楊劍虹,後來鮑君甫結識了陳立夫及其身邊的一些人。

楊劍虹走後,擅長交際、喜歡交友的鮑君甫又結識了不少新朋友,“五卅”運動時,鮑君甫與上海總工會有關係,參加了國民黨左派的一些活動,並和幾個共產黨人交了朋友。1926年春的一天,他的一位朋友登門拜訪,對他說:“有一個人久慕你的大名和才華,想拜你為師,希望跟你學習日語。不知你意下如何?”鮑君甫非常爽快就答應下來。

幾天後一個雨過天晴的上午,那位想拜師的“學生”來了鮑君甫家,他就是中共黨員陳養山。陳養山原名程仰山,1906年出生,浙江上虞縣百官前江村人。陳養山自幼家境貧寒,1919年6月,時年13歲的陳養山隨親戚到武漢一家錢莊做學徒,其間,發生的五四運動和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使陳養山思想受到很大震動,陳養山從當時由惲代英主編的《中國青年》雜誌中接受了很多革命道理,並由此與惲代英熟悉,受到他的引導與教育。1924年7月,惲代英約陳養山單獨談話長達六個多小時,這對陳養山來說是一次思想洗禮,使他堅定了革命意誌和鬥爭決心,奠定了終身革命的思想基礎。1925年1月,中共武漢地委書記陳潭秋向陳養山宣布,他由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員轉為中共黨員。後由時任青年團武漢地方委員會書記林育南決定,陳養山擔任青年團武昌地區特別支部特派員,他所在的錢莊被中共武漢地委確定為交通站,由於來同他聯係的人很多,引起錢莊老板注意。同年5月,黨組織將陳養山調上海團中央工作。

陳養山調上海後,擔任團中央交通員,在任弼時領導下,參與了“五卅”運動的組織工作。1925年7月,調任武漢團地委代理書記。9月,受黨組織派遣化名陳英舟以國民黨員的名義籌建國民黨武漢市黨部,並任常委兼組織部長。11月,又重新調回上海協助惲代英籌建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上海交通局,任發行科長,並參與組織了上海閘北區印刷工人罷工鬥爭。

陳養山這次通過朋友關係介紹來找鮑君甫,主要目的並不是學日語。為了更好地開展黨的工作,陳養山要多發展一些社會關係。他以學日語為名來拜訪鮑君甫,其實是想探一探鮑氏的政治傾向,並進而爭取他為黨工作。而後經過幾次交談和了解,陳養山初步了解到鮑君甫具有思想上較進步,為人很仗義的特點。

接下來的事實,也印證了鮑君甫思想較為進步、有正義感這一點。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政變後,鮑君甫因不滿其所作所為而頗多微詞,後來他參加左派活動時有過一些“過急”言論,被蔣介石手下抓進監獄。幾個月後才由國民黨元老政要蔡元培保釋出獄,而後蟄居上海。對下大獄一事,鮑君甫一直耿耿於懷。他看透了國民黨的獨裁與腐敗,不願意為他們“效忠”。但他與共產黨的政治信仰又有一定的距離,所以舉棋不定。

為了爭取鮑君甫,利用他的社會關係為我黨服務,中共方麵指示陳養山要多與他接觸。於是陳養山借學習日語的機會經常到他家,與他一起喝酒吟詩和談論時局。在這個過程中,鮑君甫已經清楚了陳養山是中共地下黨員的身份。

1928年1月,陳養山在浙江海門秘密領導組織農民暴動,後被人告密而遭反動軍警追捕,在妻子章素貞幫助下隱蔽脫險,輾轉回到上海。在等待接上組織關係時,陳養山暫避於好友國民黨員鮑君甫家中,同時積極地做鮑君甫的正麵引導工作。

同年2月,蔣介石操縱召開了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奪取了黨政軍大權後,為了對付國民黨內其他各派係的反對勢力,尤其為了對付共產黨和進步勢力,開始著手建立特務機構,在國民黨中央組織部內設立黨務調查科,全稱為“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它是中統的前身,也是國民黨最早的特務機構。蔣介石任命中央黨部機要秘書陳立夫兼任主任,張道藩為副主任。

陳立夫,浙江吳興(今湖州市吳興區)人,是國民黨元老陳其美的侄子,陳果夫的弟弟。1922年畢業於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采礦係,三年後獲美國匹茲堡大學采礦學碩士學位。1925年9月回國,任黃埔陸軍軍官學校校長辦公廳機要秘書,隨侍蔣介石。因為陳其美是蔣介石的把兄弟,陳果夫與陳立夫兄弟都得到蔣介石的重用,成為蔣的親信而仕途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