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慧是華國婉約刺繡流派傳承人。

祖上繡品多次被當做貢品運往皇宮,鼎盛時期張家有五百餘名繡娘。

後來朝代更替,張家繡品不再是貢品,但是因為婉約派刺繡色彩雅致,意境完美,成品栩栩如生,華美異常而廣受歡迎。

後來經曆戰爭,張家繡品生意沒落,到現在隻有張文慧和她娘兩位婉約刺繡流派傳承人。

看了任務背景介紹,葉嘉穎惋惜嘖舌。

這個任務她一定要完美完成,不能讓整個刺繡流派沒落。

往後劃了一下,繼續看任務介紹。

之前條件艱苦,大家整體衣著都很樸素,但是海市人大部分還是喜歡穿旗袍的,隻是沒有那麼張揚了。

為了維持生計,張文慧他娘偷偷開了一家店,做一些低調樸素的旗袍賣。

生活雖苦,愛美的人,有錢的人還是有的,在這些人的支持下,生意很好,養得活一家人,甚至還收了幾個家庭困難的孩子,教她們刺繡。

張文慧娘是招婿,她還記得小時候家裏生意興隆的時候,她想把張家的生意做下去。

困難的那幾年過去,張文慧娘從家裏給人刺繡做衣服到開了一家小店,客人也不再是熟人介紹,慢慢生意越來越好。

後來張文慧長大,出色的刺繡天賦幫助母親把生意越做越好。

張母年紀大了,因為年輕時候老是昏黃的燈光下刺繡,眼睛不行了。

她就將店交給了女兒,自己在家帶孫子孫女。

就在生意越來越好,張文慧準備開分店擴大規模的時候,從小一起學刺繡的幾個繡娘聯合起來走了。

新華國成立後沒有像以前一樣簽賣身契,那幾個女孩可以說是張文慧母親養大的。

她們隻簽了雇傭協議,想走是攔不住的。

隻是她們不但自己走了,還把她們相熟的客人也帶走了。

新店的租金,裝修,布料錢全都付出去了,但是安排的人罷工,一下子打的張文慧措手不及。

張文慧母親是有見識的,她聽說之後迅速決定將新店轉出,保持老店穩定。

不能兩邊都抓不到,根基要穩。

短短半個月,新店和新布料都轉讓出去,雖然損失了一部分錢,但是沒有全賠進去。

那些人帶走了一部分客人,但是有老顧客就認張文慧和她母親的手藝,整體情況還可控。

沒想到那批人竟然會喪心病狂的,大半夜去燒她們的倉庫。

更沒想到天氣幹燥,又起風了,風助火勢,一下子將整個店包圍。

張文慧那天因為趕製衣服,太累了住在了店裏。

等周圍人把她救出來的時候,她全身大麵積燒傷,濃煙熏壞了她的眼睛和嗓子。

不但不能刺繡,每兩年就去世了。

而造成這一切後果的人就是張文慧母親從小教刺繡,自己熬壞眼睛做衣服養大的那群人。

她知道真相直接被氣吐了血。

張文慧去世沒幾個月也撒手人寰。

從此之後婉約刺繡流派就此失傳。

隻有張文慧女兒會一點點。

張文慧去世時她才隻有十幾歲,根本沒有學會全部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