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回京路上(下)(1 / 2)

懷信看著她認真地說這話,既覺得有些想笑出聲來,又感覺到真正的輕鬆。

“姑姑不恨我就好。”懷信衝她笑了笑,收起折扇揣到了懷裏。

他開始了解秦淮這個人的性格,也忽然有些理解顧成璧迷戀她的原因。

日複一日的刑人過程中有太多事情需要秦淮費心勞神,等出了刑室,秦淮已經沒有精力糾結任何事,更沒有時間記恨任何人。

她了解自己的無力,習慣於生活的殘破,從來不希冀什麼好事降臨到自己的身上。一切的厄運,她都習以為常地接受,不管那是天災還是人禍。

正因為外界幾乎沒有給予過秦淮一點好的東西,所以來自他人的傷害,在她這裏才留不下什麼痕跡。

懷信初見她時感受到的淡漠是真實存在的,那是秦淮對她無力反抗之物所持的態度。

可同時,對於可以握住的東西,秦淮卻有絕不放手的勇氣。

換句話說,任何人的善意都會被秦淮感念很久,倘若有人予她確實的關懷,她必加倍回饋。

屆時她冰涼而超然的眼眸,必定將熾熱的目光投射到特定的人身上。

這種反差,足以讓任何有強烈侵占欲望的人神往。

麵對秦淮,顧成璧這等豺狼當然會眼饞。

以顧成璧的個性,在她麵前徘徊許久卻一無所獲,又怎會善罷甘休。

懷信想清楚這些,知道沒什麼話能冒犯到秦淮,問話時就隨性不少。

他好奇秦淮見到顧成璧時的表現,也就這樣問了:“姑姑當時見來審你的人是顧成璧,立馬就擺出一副毫無生意的表情,為什麼呢?”

懷信見秦淮抬頭看他,似乎在思索什麼,於是他又補充道:“姑姑動手的時候,也做了些布置,想來並非從一開始就抱著必死的決心。”

秦淮聞言竟然點了點頭。

“那些布置是給你看的,不是給顧城璧。”秦淮道,“我不是不想活,是根本活不了。見他來,我就知道自己躲不過了。”

“此話怎講?你是覺得顧城璧比我聰穎?還是因為他更熟悉你?”

“都不是。”秦淮道,“你固然是個蠢貨,但他更蠢。隻是他對我抱有殺心,你沒有。”

不等懷信戲謔地勾唇,秦淮忽然問道:

“你知道與我一道給劉瑾行刑的人都在哪兒嗎?”

懷信思索著其中關節,知道秦淮不會無緣無故問這個。

但他沒關注過這件事,隻能搖頭。

秦淮指了指馬車底下,懷信撇了撇嘴,玩笑道:“在這裏?”

“在地底下。”秦淮說,“他們都死了。”

接著秦淮給懷信解釋了她為劉瑾執刑的原因,這完完全全在懷信意料之外。

秦淮:“三法司哪裏會有人想起我,自我進了詔獄,被抽調到三法司執刑還是第一次。是顧城璧設計我,讓我不得不去罷了。他早知道劉瑾死前在場的人一個也活不了。”

懷信臉上沒有顯露出震驚的神色,但是心裏已經掀起了驚濤駭浪。

秦淮的話至少透露出一個信息:劉瑾之死減損了另一個他們誰都沒有注意到的人的利益。

顧成璧能夠先知先覺,這意味著那個人就站在顧成璧的背後,是他的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