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杜興華發威(1 / 2)

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

這是中華國術中一句最常見的諺語,但就算學武之人,能體會其中精髓的也不多。

從某一方麵來說,梟龍特種大隊的將士都從汪洋和杜興華的對決中學到了很多,但無疑還是有很多本質的東西沒有體會。

杜興華和汪洋這次一纏鬥開來,就完全與開始的試探不同了。

軍體拳這種全然攻擊性的拳法在他們手中的就發揮的淋漓盡致,讓人驚歎的是,兩人你來我去,打得天翻地覆,可就沒有一個人是防守的。

以攻對攻,以強製強,汪洋每一擊勢大力沉,肘擊以炮捶為主,出拳五形為本,仿佛把深山老林裏的那些野獸的攻擊動作都揉入了對決之中。

內家拳結合外家拳,以意帶力,以血氣為先,血管,青筋。肌肉,韌帶,關節,骨頭,皮膚,毛孔。每一處身體,由內至外,內外結合。

他的動作和攻擊讓人看了有行雲流水一般的意境,仿佛他的每一個動作,都是那樣的和諧和自然,但無疑充滿了攻擊性。

明顯,杜興華的拳術和汪洋還是有區別的,她的手上的攻擊以抽、鞭、掃、彈、挫為主,身形靈動飄逸,整個身體無處不是力,精氣神仿佛都揉入她所有的攻擊之中,左右腿的步伐以圓弧為主,如果你要是注意看她與汪洋交戰時在操場上的移動情況來看,她就像在操場上劃出一個又一個的圓圈,形意太極的拳意在她的攻擊裏真是深入骨髓。

將士們越看越迷糊,到最後卻發現越來越不對,因為他們發覺汪洋和杜興華雖然同樣使的是軍體拳,但往往同一個招式用了好幾十次,可是沒有一次感覺是一模一樣的,但你細細去體味,雖然他們的招式符合軍體拳的拳意,但總覺得有些東西是戰士們根本無法體會的。

這種體會隻有相對於同樣練習過內家拳法的汪洋和杜興華、胡海濤、鄧卓軍才能清楚。

其實,軍體拳這套拳法真是相當的厲害,但能打出內中的精髓真的不容易。

要知道,中華國術有內家拳,外家拳之稱,外家拳就仿若將士們平日苦練軍體拳,練就一身的氣力,麵呈內家拳卻不同,卻是以氣血禦拳,威力又不同而喻,所以實句話在的話,就算梟龍特種大隊的將士們練得再勤,他們就是學到巔峰,也最多隻能發揮出這一套拳法的一半威力。

當時國家在請國內那些國術高手在創造這套拳法的時候,國術高手們也的確沒有藏拙,他們將本門最具進攻招式的武藝都奉獻了出來。

但是,有一點很大的缺憾就是,這畢竟是一項戰場上的殺人武功,他隻須揉合各門各門派的一些淩厲的殺招就可以了,所以並沒有將本門的內家心法寫到這套拳法中去。

內家心法是各門各派的立門之中,他們傳出去不合適,也不一定所有的軍人每一個到了退出現役以後還是為國家而戰,一旦所托非人,無疑是個惡夢。

何況,就算有些內家高手心存保家衛國之念一時衝動寫了出來。

但是到了這套揉合了各門各派的武功,寫了也不一定有用,有時可能還會出問題。

但到了汪洋和杜興華的手中卻不動,他們畢竟本就是習武世家出身的,從小都會調息運氣,氣血筋骨遠比一般要強大的很大多,在攻擊時融入其中的力量也大得驚人。

再加上他們因為熟練內家拳,所以在使出這套軍體拳時,內息也存入其中,其中的威力當然就要比一般的戰士使出來大得多了。

杜興華主動進攻,身形圍繞著汪洋纏鬥良久,她以鞭對捶,開始與向汪洋嚐試地探底,但讓她驚訝的是,她接連和汪洋碰撞兩下,竟然會感覺氣息忽然有些虛浮。

“汪洋的拳勁竟然如此的驚人?”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交手,杜興華逐漸地發現汪洋較習慣於五行拳,這種拳法她倒是不太擔心,隻是有些頭痛汪洋變化很快,幾乎是無孔不入,吃驚是汪洋仿佛一和她交手,就知道她下步的動作,讓她感覺有些束手束腳的味道。

不知為何,在汪洋這種緊緊相逼的攻擊下,杜興華還是出現了一點怒意,她用兩鞭之力和汪洋進行了正麵碰撞,卻陡然發現自己占不了優勢,此時才知道清汪洋不知練就的是什麼內息之法,氣勁竟然根本讓她占不了優勢,隱隱還在落下風。

“哼,知道你的小陰謀,但是你真的能控製住我嗎?”

攻擊了幾個回合,杜興華心中吃驚,但是也有點惱怒,其實她早就發現了汪洋的企圖,那就是汪洋一直對她進行貼身的攻擊,兩個交戰的距離其實也不過半肘之間的距離,汪洋的想法很明確,就是不想讓她將兩腿上的優勢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