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頭,該你講了。你要給我講什麼故事呢?”
春嬌冷哼道:
“我就給你講個《東嶽王泰山頂上現佛光》吧!”
4
唐代詩人杜甫《望嶽》詩雲: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此詩描述的正是東嶽泰山。其泰山者,山勢磅礴雄偉,峰巒突兀峻拔,景色壯麗;乾坤皆秀,尖峰仿佛接通雲根;深沉洞府,日月分萬道金霞;萃巍岩崖,影動化千條紫焰。
真可謂嵯嵯峨峨的山勢,突突兀兀的峰巒,活活潑潑的青龍,端端正正的白虎,圓圓淨淨的護河,灣灣環環的朝水。山上有蒼蒼鬱鬱的虯髯美鬆,山下有翠翠青青的矮樹細草,山前有軟軟柔柔的龍須花翎,山後有古古怪怪的鹿角枯樟。
這一日晌午,就在泰山南天門上,一垂須老翁,正襟危坐,手拿一本《大丹直指》,輕拈胡須,口中念念有詞,麵帶微笑,給弟子們講經布道。
老翁輕咳一聲,頭頂上的白雲也微微驚散,可見其雄厚的功力。
老翁徐徐言道:
“此《大丹直指》,乃元人丘處機所述。述內丹理論及諸多行功方法,謂人與天地稟受一同。未出生之時,在胎中混混沌沌,為先天之氣;出胎後,臍內所藏元陽真氣逐時耗散,以至病夭。金丹之秘在於一性一命而已。性者天也,常潛天頂;命者地也,常潛於臍。頂者性根也,臍者命蒂也。心中藏正陽之精名汞、木、龍,臍中藏元陽真氣名鉛、金、虎。先使水火二氣上下相交,升降相結,用意勾引,脫出真精真氣,混合於中宮,合氣周流於一身;氣滿神壯,結成大丹。《大丹直指》不愧為仙人警語,爾等若依此長修,功在不舍,可謂非同小可。其修煉節次,乃分龍虎交媾、周天火候、肘後飛金精、金液還丹、太陽煉形、三田既濟、煉神入頂、煉神合道、臍精化神、棄殼升仙、超凡入聖諸類。其中前三種為小成法,謂可補助虛益氣,返老還童;斷而三種為中成法,謂可長生不老;斷後三種,為大成法,謂可成仙也。”
老翁話音剛落,弟子中有人問道:
“敢問祖師,何謂成仙?”
老翁嗬嗬一笑,言道:
“爾等數十年功修,竟不懂成仙何意?罷,罷,罷!命你去五鬆亭靜思去吧?”
弟子中又有人問道:
“弟子愚昧,不知龍虎交媾何指?”
老翁收斂起笑容,沉聲告之曰:
“此乃內丹術術語,謂元神元氣相交於丹田。《靈寶華法》雲:真龍者,心液中之氣;真虎者,腎氣中之水;氣水相合,乃曰龍虎交媾也。當年丹陽問重陽真人何者是龍虎,真人言道:神者是龍,氣者是虎,是謂性命也。夫神氣二字,呼喚無窮,今略言其大概,或謂……龍虎也。”
又有弟子問道:
“此術高不可測!敢問祖師,你老人家已練成幾何?”
老翁不再回答,揚手輕拈,不知怎麼就已摘下一團雲彩,向著問話的弟子扔去。這看似軟綿無力的雲團,頃刻間就塞進了問話弟子的口中。
老翁緩緩站了起來,長舒一口內氣。隻見晌午聚集在一起的濃厚雲層,一下子被老翁的這口內氣吹散。不一會兒,就現出一片蔚藍的天空。
天空藍得很瘮人,仿佛你能看清它的深處,它也能看清你的深處一樣。就在老翁走後不久,仍聚在一起驚詫祖師法力的弟子們,突然之間驚叫起來。
驚叫聲驚動了回觀休息的祖師,他微閉著雙眼問道:
“太蒼,外麵因何吵鬧?”
太蒼急忙回複道:
“師父,俗家弟子們看見您用法力呈現出來的霞光,所以驚慌不已。”
祖師笑道:
“太蒼,怎麼連你也愚昧起來了?那是佛光!我又怎能法力通佛呢?”
祖師睜開雙目,從窗口向天際望去,隻見天際邊佛門大開,金光普照,使他感到有無限的暖意。
祖師突然像想起了什麼,他提起一口氣,縱身來到外麵,仰首笑道:
“佛道實為一家。佛就是道,道就是佛!”
緊跟身後的太蒼問道:
“師父,您因何知道佛就是道、道就是佛呢?”
祖師回道:
“有人問莊子,你不是魚,怎麼會懂得魚的心思呢?莊子說,你也不是魚,又怎麼會知道我不懂得魚的心思呢?”
太蒼恍然道:
“弟子明白了,弟子明白了!”
祖師嗬嗬一笑,宏聲吟道:
五氣朝元值日長,三花聚頂逐時新。
吟罷,祖師隨即盤坐於地上,開天門,納天氣,運五行,任憑佛光緩緩納入丹田,導引入穴。
太蒼站在祖師身邊,他看見一道細若遊絲的光線,從九重天外若即若離地進入祖師的囟會、上星、神庭諸穴。
隻見祖師蒼老的麵容突然迸發出灼灼光芒,氣色由紅變白,又由白變紅。
太蒼知道,祖師的功力又進入一個更新更高的境界了。